<%@LANGUAGE="JAVASCRIPT" CODEPAGE="936"%> 金城书画院

 


*守正创新 尊敬传统——刘纯华被评为2023年度最具影响力艺术家

*艺术之家数据库-头条:2023年度最具收藏价值书画家——刘纯华

*艺典轩-北京头条:2023年度最具收藏价值书画家——刘纯华

重要通知

各位同仁好:
  京津画派官网,京津画派研究中心网站因前几年疫情,网站有两年时间没有组织活动,网页更新迟缓。应广大会员要求,在有关会员的积极支持下,业已激活,即日起重新展开工作,希望同仁们积极投稿。
  稿件要求:
  会员亲自参加的文化艺术活动;会员创作的书画作品;会员受朋友之托也可以推荐作品;会员认为可以提升画院和个人的新闻;研究理论学术论文;会员参加的有意义的社会活动。
  稿子文字自负,编辑有增删的权利。

北京京津画派研究中心

主席: 刘纯华

电话:13910726678
网址:www.shuhuajd.com
邮箱:lch6678@sina.com


  刘纯华先生于2009年3月通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职业培训项目艺术品鉴定师岗位培训考核,获得中国就业培训指导中心颁发的职业培训证书。

招聘启示

 
根据工作需要,京津画派研究中心官网招聘副总编辑一名。
  要求:新闻或相关专业;从业三年以上;最好有市场策划、营销经历;在北京有住房;组织过大型活动优先。吃苦耐劳,为会员全心全意服务,有牺牲奉献精神。

 

     

长篇科技创新纪实文学

 

中国梦﹒水之韵

——山东省莒县创建文化水利纪实(续20-22)

刘纯华 著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第二十章 碧波荡漾的仕阳水库

 

刘兴起是莒县水利局副局长兼任仕阳水库管理处主任。仕阳水库位于莒县招贤镇小仕阳村东沭河支流袁公河上,控制流域面积 281 平方公里,总库容 1.25 亿立方米。刘兴起说,小仕阳水库近年实施了除险加固,主坝坝顶宽度增至 7.5 米,提高了水库防洪能力,实现了水库按设计指标运行,实现年均灌溉效益 256 万元,年平均防洪效益 1520 万元。同时,可 保护下游群众 30 万人、耕地 24.5 万亩, 保护下游 206 国道、 335 省道、日东高速公路、胶新铁路等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 为莒县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水库应有的效益。 2011 年 8 月 3 日,经鲁水建字〔 2011 〕 285 号批复,小仕阳水库法定代表人变更为许孝华。

莒县水利志记载,建国前,袁公河上游水土严重流失,下游汛季洪水泛滥,沿河村庄常受水害。 1946 年(民国 35 年) 7 月 19 日,袁公河洪水泛滥,招贤村被冲淹,村民谢佃荣一家 7 口有 4 口被淹死,全村 25 户人家背井离乡。 人们记住了修建前的惨状: 山上洪水往下窜,飞沙走石滚滚来。九龙山下是一站,一年几次命不保。只靠山庙去求愿,龙王看完消下水。房屋财产全冲完,两岸土地变沙滩。穷命生在这般地,只好辈辈往下传。

于是,解放后的莒县人民注意到了河流治理的重要意义, 1958 年 7 月,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派技术人员到招贤、桑园公社沿袁公河勘察,规划兴建小仕阳水库。起初坝址选定在天井汪村处的河段上,后又选择在距现坝址 200 米以下河段。当年 10 月,副省长刘民生,省水利厅副厅长蒋国栋、戴心宽,中共临沂地委书记朱奇民、刘伟理,专署专员李肃等,率工程师、地质工作者一行 12 人,到招贤公社小仕阳村东河段察看选定坝址。经过察看对比,确定将坝址上移 200 米(现坝址)。很快,县委、县人委成立小仕阳水库施工指挥部,各施工连、排中,管理区、生产队也都配备了较强的骨干,做到县、公社、管理区、生产队四级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另外,还从各公社抽调拖拉机 8 台,马车 9 辆,发动机 2 台。专设粮食供应站、邮电总机、电影队、工地医院等为施工服务。我们从莒县水利志上看到了这些记载,场景不能再现,然而,我们可以想象当年的施工景象,进入寒冬季节,枯草落叶满地翻滚的时候,怀抱战天斗地英雄气概的莒县人,公社为团,管理区为营,村为连,生产队为排,举着红旗,浩浩荡荡,奔向仕阳水库工地,人们在红旗下宣誓,战严寒,斗三九,干到腊月二十九,吃了包子再下手……

朴素的莒县人感恩,向党,热情,激情,流汗甚至流血,风雪中想什么?想的是用自己的双手美化我们自己的山河!

工程施工内容包括:清基、回填、筑坝、溢洪道开挖、放水洞修建等。工程清基时,动用 20 多部抽水机具,经过 30 个昼夜,完成清基、回填。筑坝靠人工填筑,胶轮车为主要运输工具,边上土边砌石护坡。碾压主要以机械为主,人工打夯为辅。我问过一位曾经出过夫子的老人,他说,那个时候的人啊,吃着地瓜干煎饼,也吃地瓜面饼子,浑身怎么都是劲呢?是使不完的劲呢!菜是什么?萝卜,大白菜,那时候不像现在,有塑料大棚菜,什么菜都有。那个时候冬天就是萝卜、白菜,也没有肉,放盐就行了。不过,也有有肉的时候,不能成块吃,是用来撸油的,放一点点肥肉,香得要命!我问:“那么大的劲,从哪里来的?”老者说:人人心向毛主席,人人心向共产党啊!

在施工中,开展了边竞赛、边评比、边奖励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工程的进展。在大坝上土过程中,万余名民工进行“三快、三高、五查五比”活动,即:上土快、卸土快、走得快。质量高、情绪高、干劲高。查出勤,比干劲;查思想,比作风;查数量,比质量;查安全,比卫生;查工效,比进度。涌现出了元帅营、万能连、钢铁连、飞虎排、钢铁好姑娘队等 153 个先进单位。先后发奖旗、锦标 270 面, 3500 名英雄模范民工受到奖励。

在大坝修到 15 米高时,一场大雨,水库水深达 11 米。紧急关头,抢修大坝和开挖溢洪道成为当务之急。民工们群情高涨,在大雨中施工。水利志记载,在抢挖爆破溢洪道时,解士京 1 人牺牲,陈成等 9 人受伤。炸药供应不上,大雨中不能车运,县直机关百名干部来往 60 多华里从竹园煤矿连夜冒雨用肩扛来 500 公斤炸药,保护了大坝的安全。冬去春来,岁月悠悠 ,几十年过去了,莒县人民战天斗地、改造自然的气魄和努力,在水利志上可见,形容识字班的: 篓子满,推的欢,决心胜过男子汉;学习向秀丽,学习刘胡兰,以汗换土建水库,献出青春改变自然。

修建的时候,民间艺人欣喜道: 人民公社力胜天,挥戈劈岭改河山。千年蛟龙今锁住,万民欢乐尽开颜。人工大湖浩似海,碧波荡漾青连天。宝水淌淌流出库,潺潺含笑进田园。麦浪滚滚稻谷香,鹅鸭成群鱼满川。穷山变成鱼米乡,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

还有: 千灾万祸几千年,惨死悲剧实难言,如今修起大水库,旱涝灾害不复返;宝水潺潺流出库,徐徐含笑进田园,麦浪滚滚稻谷香,一亩保把千斤产;库内鱼鸭来往游,夜间电灯似白天,鱼米之乡在今朝,永远生活大改善。

1960 年 2 月 12 日,小仕阳水库正式开闸放水。

1998 年,小仕阳水库加大了对灌区管理的力度,对工程设施、灌溉配水、水费征收进行了划片包干,完善了承包责任制,签订了合同,并一一付诸实施。夏初,组织仕峤灌区管理所的 34 名员工,先后对总干、东干、中干、西干、南干及庄科干渠等 6 条主干渠进行了部分清淤培堤和建筑物整修工作,共清淤培堤 1800 米,维修渠系建筑物 18 处,投工 3137 个,投资 1.7 万元,动用土石方 6120 立方米。干渠石砌工程结束后,结合冬灌对庄科拦河坝、土沟拦河坝、曲坊引河及其它渠系部分建筑物进行了维修处理,培堤 570 米,更新泄(挡)水闸门三扇,维修建筑物浆砌石 72 立方米,安装启闭机 3 台,培涵管 42 处、 210 余米,动用土砂 1.2 万立方米,草麻袋 700 余条,投工 7130 余个,投资 8.4 万元。全年共调配灌溉水 2 次计 8778 万立方米,插秧 3.25 万亩,冬灌小麦 6 万亩。承包责任制的落实,使灌区呈现一派新气象。

刘兴起是 1991 年从山东省水利专科学校毕业后分到莒县水利局的,学的水文与水资源专业,后来又上了山东工业大学本科。在水利局,干过水资源办公室,纪检组组长等职务, 2010 年 3 月担任副局长,后兼任仕阳水库主任。他说,仕阳水库是在不间断的治理中前进的。仅保安全工程自 1975 年底开工至 1990 年 5 月结束,历时 15 年。国家共投资 915.5 万元,自筹资金 315 万元,总计 1230.5 万元。工日 87.65 万个。完成工程量 47.496 万立方米,其中土沙石 43.212 万立方米,砌石 3.328 万立方米,钢筋砼 9560 立方米。按照设计标准,先后完成了 10 项工程项目:管理单位搬迁及新管理处建设工程;防汛公路及公路桥工程;溢洪闸及水库淹没处理工程;溢洪闸下游尾水处理工程;放水洞改建工程;主坝加固工程;副坝加固工程;副溢洪道护砌工程;防汛通讯工程;水电站工程。工程完工后,达到了设计防洪标准,发挥了防洪、灌溉、发电、养殖、种植等综合效益。库区生产、生活设施得到很大改善,加之环境绿化、美化细致到位,一座多年病库焕然一新。工程实施期间,多次获地区优质工程奖, 1987 年、 1988 年两次获省水利厅优质工程施工单位奖,溢洪闸建设受到省优质工程评选委员会的表彰。刘兴起连续两年获得五一领导奖章。

2008 年 8 月 27 日,省发改委印发了《关于对 < 小仕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 > 的批复》(鲁发改重点〔 2008 〕 866 号)文件,批复概算总投资 8199 万元。 2009 年 1 月 10 日,小仕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至 2009 年 11 月 30 日完工,期间,莒县水利系统付出了巨大的劳动。 2010 年 8 月 20 日,进行蓄水安全鉴定, 21 日,按照设计蓄水位开始蓄水,投入使用,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同年 12 月 20 日,省水利厅组织专家对小仕阳水库工程进行竣工验收,主体工程优良。

刘兴起说,仕阳水库已经成为山东省规范化管理单位,他目前的任务,是争取国家级水利工程规范化单位,这也是山东省水利厅定的目标 .

2014 年的四、五月里,我有幸两次去仕阳水库,这个水库水好鱼肥,有次冬季捕鱼,一网捕鱼 2 万公斤,全年可捕鱼 50 万公斤。在仕阳水库的会议室里,有书法一幅,曰: 2012 年,仕阳水库管理处大门前修建观光亭一处,邀请县诗词学会会长刘庆贺先生到此参观,遂赋名“揽玉亭”,并撰联一副:十里烟岚绕玉带,一泓碧水拥金桥。

 

第二十一章 仙气四溢的峤山水库

 

峤山水库之侧,整个山系底部有山洞贯穿,洞口年久淤积,南侧新开洞门,民间流传为吕洞宾之居,实为八仙居住过的地方,因为吕洞宾是八仙中的核心人物,莒县人便把八仙住过的地方成为吕洞宾之居。 八仙中流传故事最多的当数吕洞宾,在道教中,全真道奉其为“纯阳祖师”,又称“吕祖”。历来大多数研究者均认为,吕洞宾姓吕名岩,唐末人。《金唐诗》、《词综》中都收有他的诗作。宋代罗大经的《鹤林玉露》、洪迈的《夷坚志》及《集仙传》等书对其均有记载。有说他是京兆人,唐咸通中及第,曾当过两任县令。

峤山水库与八仙有联系,是因为当初峤山没水,盼望八仙呼风唤雨给峤山人带来滋润。我连续两次去了峤山水库,峤山水库管理处的同志带着我观看了许多景点, 主坝、副坝、溢洪道、放水洞、水电站, 也观看了当初莒县人战天斗地建造峤山水库流传下来的劳动工具,当然,也看了八仙洞。

峤山人对吕洞宾印象很好,说峤山有水,是吕洞宾劈开山岚,让泉水流淌进来的。现在, 峤山水库位于莒县城东北约 12 公里 处的峤山脚下,在沭河水系袁公河支流大石头河上,是莒县最好的外景去处。峤山水库的同志告诉我,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 81 平方千米。流域形状呈叶形,总库容 4738 万立方米。多年平均实灌 5000 亩。在水库控制流域面积内,有小(一)型水库 1 座,小(二)型水库 5 座,塘坝 41 座,共控制流域面积 13.3 平方千米,总库容 233 万立方米。 2010 年 12 月水库除险加固完成后,水库总库容增至 4738 万立方米,相应水位 151.29 米;兴利库容 2936 万立方米,相应水位 147.50 米;死库容 100 万立方米,相应水位 132.6 米。 在峤山所属的红土山左突起的大梁阳坡峭壁下,有一天然石窟,宽约 3 米,高 4 米余,峤山的同志说,这个石窟洞宾洞。洞左原有庙堂一座,据考系宋代所建。属道教佳地。庙内有一株银杏树,高 10 数米,五人合围。周围苍松翠柏掩日避月,祥云飘缈,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六月初一至初八逢庙会,岂时游客涌至,商贾云集,香火大盛,曾为莒州沭东之大观。

关于吕洞宾居处的传说,版本不一。流传最广的是八仙在奔蓬莱的时候,见峤山的山下人头攒动,还有哀哀哭声, 何仙姑心软,主张下来看看究竟,如若需要扶危济困或者打抱不平,可以出手为民做点好事。于是按下云头,来到下界,那天阴云低沉,雾霭缭绕。八个人扮作村夫、村妇来到人群,只见一狰狞人物大喊大叫:“连夜干活,把峤山挖走,老子喜欢水,没水,老子就干死了!你们不干活的,就像这几个人一样!”八仙探头,发现狰狞人脚边有好几个人被他打死,几个妇人哀哀哭泣,央求把尸首拉走,狰狞人说:“不准拉走,我要让他们葬在这里,做我的粮食!”铁拐李冷笑道:“这是蚯蚓精,怪不得今天阴沉沉的。”何仙姑说:“蚯蚓只有在阴天的时候有精神。”吕洞宾转身对 钟离权道:“正阳子,何不用你堵塞阳光照他一照?”钟离权道:“哦,哦,忘了,俺试试法术,看看怕不怕俺钟离!”钟离权现身,阳光四射,那狰狞人立即歪歪斜斜,遁入地下不见了。钟离权,在八仙中地位较高,特别是由于道教徒的吹捧,名声更大。元时,金真道奉为“正阳祖师”。有关其人物原型,约出现在五代、宋初之际。《宣和年谱》、《夷坚志》、《宋史》等书都有他事迹的记载,只是后来讹为汉钟离,才附会为汉代人。《历代神仙通鉴》、《续文献通考》等书称,钟离权,复姓钟离,字寂道,号云房子,又号正阳子。

晚上,吕洞宾等八仙就在附近的洞口住下。当夜,阴雨绵绵,吕洞宾说:“各位,早早安息了,明日还要去蓬莱,今夜我值班!”不一会,阴风四起,蚯蚓精带着无数蚯蚓兵围困八仙的居住处。 吕洞宾早就祭出了纯阳剑,跳出洞口,剑身一抖便化出一汪秋水,冒着赤炎张牙舞爪地劈向蚯蚓精,蚯蚓精自然不敌吕洞宾法力,渐渐败退,吕洞宾说:“你这个阴险的家伙,当年你出卖太阳,太阳还留你一命,谁想道,你居然残害百姓,俺老吕今天一定将你拦腰斩断!”唰唰唰,蚯蚓精被斩断几截,终蚯蚓兵四散。

蚯蚓阴险,但是,朋友还是有的,他的朋友就是农田里的庄稼,庄稼见蚯蚓惨败,说:“蚯蚓啊,不要和大仙作对,你就是个见不得阳光的人,何必充能?来,我给你接上伤口。”把蚯蚓的断裂处接上,一个蚯蚓居然变成了好几个蚯蚓。庄稼说:“好好耕地,为人类做点事,八仙就不难为你了。”那次,蚯蚓从善如流,改邪归正了。后来, 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曾赞誉蚯蚓:“如果说,犁是人类最早的发明之一,那么远在人类生存之前,土地就已被蚯蚓耕耘过了,并且还要被它继续耕耘着”。后来,改邪归正的蚯蚓被人类称之为是地下耕耘者、垃圾净化器,它还是一种家禽、家畜的上等饲料。

吕洞宾怒斥蚯蚓出卖太阳确有其事,据传,远古时代宇宙有十二颗太阳,各地方的故事不一样。 莒县人的传说是这样的:二郎神杨戬之母因触犯天条,被玉帝降旨压在了泰山底下。杨二郎救出母亲后,久不见阳光,见到十二个太阳的光芒大惊失色,被十二颗太阳晒死了。二郎为报母仇决定肩挑大山,把这十二颗太阳统统压在山下。他用两根仙发,一根荷杆儿,肩挑两座大山,追赶太阳,很快就把十一颗太阳压在了山下。剩下的最后一颗太阳见势不妙,慌忙藏到了一颗马齿苋草底下。这时,地下一条蚯蚓向二郎神告密:“这里还有一个。”这时当肩挑两山的杨二郎正好来到峤山水库的底部处,正遇一洗衣产妇,产妇见状惊讶地说:“啊,你用荷花杆子能担住这两座大山?”那荷花杆子应声而断,两座大山也轰然落地。一座落在南边,一座落在北边,那落在南边的是屋楼崮,落在北边的是峤山,这时,垂头丧气的二郎神脱了双靴,磕了磕靴中的土拉,扬长而去。那从双靴倒出来的两堆土变成了由两个山包相拥而立的一座山,就叫靴子山,它就座落在牛家庄村东北约 300 米处。据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太阳,就是在马齿苋的庇护下才逃过一 劫的,因此马齿苋不怕太阳晒,而蚯蚓经太阳一晒就会死掉,这也是太阳以恩报恩,以怨报怨的结果。

传说,吕洞宾还是考虑蚯蚓的生活的,为了让蚯蚓生活下去,也为了不让蚯蚓找老百姓的麻烦,临离开峤山的时候,挥手劈开一道缝隙,让山那边的水流进来……
传说的故事,往往不是真实的,真实的是, 1958 年 1 月,由临沂专署水利指挥部设计了标准为百年一遇的峤山水库,当家作主的人民群众在这山沟里要实现人民的夙愿。这年 4 月,莒县县委、县人委成立峤山水库施工领导小组,从此,沉睡了几千年的峤山苏醒了。民夫们战天斗地,挥汗如雨, 大跃进的如火如荼,让人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莒县水利记载了那段历史:

主坝:为粘土心墙砂壳坝结构,坝基用粘土齿槽防渗处理,东北西南走向,长 400 米,底宽 108 米,顶宽 4 米,迎水坡坡比为 1:3 ,背水坡坡比为 1:2.5 ,最大坝高 26 米,坝顶高程 152 米。副坝:为均质土坝,长 825 米,坝顶宽 3 米,最大坝高 7.5 米,坝顶高程 152 米,坝内外坡比均为 1:2.5 。

溢洪道:位于共青团岭北坳处,开敞式,全长 1193 米,宽 48 米,最大开挖深度 6.7 米,底高程 145.5 米,最大泄量 872 立方米 / 秒。

放水洞:位于大坝北端,底部和两翼墙用料石垒砌,素混凝土拱顶。

1961 年,大坝加高,从高程 150 米加到 152 米,完成土石方 3.82 万立方米,工日 4.17 万个,投资 6.9 万元。

1962 年 6 月 24 日,县人委印发《关于峤山水库保安全工程调集民工的通知》,修建大坝背坡锥形排水体和迎水面石护坡翻修。 3 月 2 日动工, 5 月 15 日完成。工程完成土石方 4.35 万立方米,工日 3.88 万个,国家投资 10 万元。

1963 年,对坝顶进行整修和垒砌坝顶直墙,完成土方 2500 立方米,工日 3800 个,国家投资 1.2 万元。

1964 年,大坝石护坡翻修,导流堤加固,维修放水洞闸门,完成土石方 2.39 万立方米,工日 4.3 万个,国家投资 6.82 万元。

1966 年,该库原大坝顶高低不平,最高点高程为 152.08 米,最低点高程为 151.83 米;坝顶宽度不一致,从 0+000 至 0+200 顶宽 4 米,从 0+200 以南顶宽 3.8 米。根据上述情况,统一将坝顶高加到 152.10 米,顶宽加到 4.5 米,并加固了大坝南北两头护坡和 导流堤 。工程共完成 土石方 1360 立方米, 干砌石 10 立方米,浆砌石 6 立方米。投 工 1900 个,国家投资 1.1 万元。

1969 年,放水洞改建。 在原来浆砌石廊道的基础上内衬 15 厘米厚钢筋混凝土,廊道宽度变成 1.2 米。 完成土石方 1200 立方米,钢筋混凝土 80 立方米,工日 6200 个,国家投资 1.95 万元。

1971 年,建溢洪闸,为自动翻板闸门( 3 × 4 米、 10 孔)和提升闸门( 2 × 3 米、 4 孔),导流堤块石护坡,完成土石方 2.27 万立方米,钢筋混凝土 80 立方米,工日 4.3 万个,国家投资 6.96 万元。因设计不合理,不实用, 1993 年拆除。

1972 年,修筑副坝,长 825 米,顶宽 3 米,最大坝高 7.5 米,坝顶高程 152 米,完成土方 5.5 万立方米,工日 2 万个,国家投资 0.4 万元。

1974 年,洪水将导流堤冲毁。 10 月,重新修建导流堤,完成土石方 4.5 万立方米,工日 3.5 万个,国家投资 5 万元。

1992 年,省计委以鲁计农基字( 1992 )第 14 号文件,批复峤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投资 781 万元。工程主要内容包括主坝加固、溢洪道子沟开挖、放水洞微电站建设及管理单位建设等 4 项。 1992 年 3 月动工, 1993 年完成。因行政区划分、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等原因,副坝加固、溢洪道工程等后续工程未实施。

1992 年 5 月 1 日,一期开工建设坝下鱼池回填等 4 项任务, 7 月底完成。第二期主、副坝整修加固工程 11 月 1 日开工, 1993 年春完成。该工程投资 400 万元,其中国家投资 120 万元,地方自筹 280 万元。

1994 年,水库溢洪道宽 30 米子沟堵复工程,高程由 144.5 米加高到原兴利水位 145.5 米,用浆砌块临时修筑。

 2003 年 4 月 7 日,市水利局组织专家对水库大坝进行安全鉴定,认为水库防洪能力差,枢纽工程存在诸多安全隐患,被评定为三类险库。是年 8 月 29 日,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以淮委规计字〔 2003 〕 418 号文件,批复峤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概算投资 3250 万元。工程建设主要内容包括:主坝加固、副坝加固、溢洪道改建、放水洞改建等。 2003 年 12 月,省计委以鲁计农经〔 2003 〕 1439 号文批复,对峤山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按 8 °地震区)。

有当时民夫顺口溜为证,如《 峤山水库修建前》:

不怕地来不怕天,就怕峤山北头一河川。上有大沟十三条道,无数小沟难计算。南北来水全不怕,就怕芦水洪水往下窜。两岸粮食全不保,万贯家财不安全。坡陡水急流速快,雨过三日就焦干,五日无雨是大旱,半月无雨欠了年。残酷生活没人问,一代一代往下传。山里山外都受苦,我们穷命莫怨天。

又有《峤山水库建成后》出现:

一、树成荫,鸭成群,荷花香、稻米芬,捕鱼舟上传歌音。

二、珍贵水库似海洋,明光闪闪耀光亮。水库建的钢墙如铁壁,修成纵横渠道如蜘网。所有条件都具备,我们生产大改良。高产作物要多种,遍地都是稻花香。库内莲藕并鱼鸭,副业生产要搞强。今后生产大改善,万年幸福我们享,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

三、山间幽幽道成荫,麦苗肥壮稻米芬。库内鱼鸭来往游,紧张劳动水果鲜。葡萄甜来苹果香,时时传送歌舞声。电灯开放亮晶晶,梅艳竹青笑游人。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已经为峤山人民谋福利的峤山水库又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2004 年 2 月 6 日,省水利厅以鲁水建字 [2004]3 号文件,批复成立莒县峤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处 ,对这个项目建设的工程质量、进度、资金管理、招标、投标和生产安全过程总负责,并对省水利厅负责。

 

2005 年 3 月 19 日,峤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5 月 16 日,省水利厅下达峤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令。工程共分两期进行,一期工程包括主坝上游抛石压重、放水洞改建加固工程、溢洪道改建加固工程。二期工程包括防汛路建设与副坝遗址重建、主坝上游砂壳翻压与护坡等工程。一期工程投资 1430 万元,二期工程投资 602 万元;质检、监理、征地费用约 100 万元,建设管理费等 95 万元,总计投资 2227 万元。 2006 年底,因地方财力不足,配套资金未能落实到位,工程建设停工。 2010 年 5 月,省水利厅印发《关于莒县峤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变更项目法人代表的通知》(鲁水建函字 [2010]42 号)文件,这一 年,按照国家和省水利厅全面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接点要求,市里出台贴息补助政策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工程复工建设, 12 月 31 日竣工。完成主坝上游抛石压重、砂壳翻压与护坡、防浪墙改建、坝顶硬化、照明设施及下游坝基加固、放水洞改建加固、溢洪道改建加固、副坝遗址重建、 1 号 2 号防汛路建设、 3 号防讯路土方开挖。完成土石方 20.8 万立方米,砼及钢筋砼 7000 立方米,安装金属设备 8.4 万千克、 5 台套。 2011 年 1 月,通过省水利厅组织的竣工验收。工程完成后,可供水 2936 万立方米, 兴利水位由原来的 145.5 米提高到 147.5 米 , 水库库容比加固前增加 730 万立方米,增至 4738 万立方米。 除险加固完成后,更有效地提高了水库削峰错峰能力,可保护峤山、店子、陵阳、城阳、刘家官庄 5 个乡镇、 10 万亩耕地、 130 多个村庄和莒县县城 22 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对 206 国道、 335 省道、日东高速公路和胶新铁路免受洪水的灾害起到重要保护作用。

2011 年 8 月 29 日,大坝桩号 0+360 米、高程 141.44 米有水流溢出。经现场分析,此点不可能为坝体漏水,因为该处在 2006 年除险加固时已做过坝体、坝基帷幕灌浆。自 2011 年 8 月 27 日至 29 日,水库管理所降雨点测得降雨 157 毫米 , 表层土壤水饱和,大量的山体水下渗进入坝体砂壳后,自蚂蚁窝处逸出清水。经过连续观测,水量越来越小, 31 日此溢出点干涸、干燥。 2012 年 3 月对此处进行了翻压处理。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后,百年一遇设计削减洪峰 53% ,可使水库枢纽的校核洪水标准达 1000 年一遇,防洪效益单位面积综合减免损失值为 66.75 万元 / 平方千米,能减免的洪灾损失年均为 291.7  万元,确保了水库下游峤山、店子集、陵阳 3 乡镇、 47 个村、 5 万亩农田、 5 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了 206 国道、 335 省道、日东高速公路、胶新铁路等重要交通干线的安全。

水库除险加固后年可供水 2936 万立方米,比加固前增加 730 万立方米,是日照市“西水东调”和莒县城区供水的重要水源地。供水效益十分可观。

水库除险加固后可增加养殖面积 750 亩, 达到 2000 亩,按每亩 产值 106 元计算 , 每年可增加水产产值 21.2 万元,年均增加水产效益 5.4 万元。

峤山水库电站装机容量 100 千瓦,平均年发电量 18 万度,产值 5.94 万元。电站加固完成后每年可增加发电量 4 万千瓦时,则年均增加发电效益为 1.5 万元。

 

第二十二章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文化

许孝华局长在全国会议上向全国水利介绍莒县:莒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隶属日照市,辖 21 处乡镇街道,人口 110 万,面积 1952 平方公里,山丘区面积占 70% ,水土流失面积 1664 平方公里。近年来,我们抢抓中央高度重视水利的重大机遇,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共治理小流域 38 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1086 平方公里,有效改善了全县生态环境,水土资源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芦家河小流域是莒县的一条重要流域,系沭河流域袁公河支流,涉及4个行政村, 962 户、 3676 口人,流域面积 10.02 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达 7.56 平方公里。 2008 年省水利厅将其列为水土保持治理项目后,大大加快了流域综合治理步伐。治理后的芦家河小流域,现已呈现出溪水变清、荒山变绿、果香飘溢、环境优美的喜人局面。这个项目成为省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典型工程,被省水利厅评为优质工程;该流域被评为省级休闲垂钓基地。 实践证明,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是山区生态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记录这一段,是因为那是一次莒县水利水平和能力的展现,是莒县人在全国水利系统上的一次露脸!

莒县的好友们陪我阅尽莒县美景,也赞叹故人留下的浩繁的乐章,心有感触。如果说,山脉是生命的根基,那么,河水就是文明的摇篮。莒县水利局局长许孝华常常说,水是生命之源、发展之本,生产只要呢!当我们行走在龙山、桑园、库山、陵阳、小店等山丘区,一层层梯田,一层层麦浪,一片片绿油油,一片片活力四射。一条条田埂,像国画中勾勒的线条;一块块高效节水灌溉田,像明镜,像小塘,闪着银光,似油画里鲜艳的色块。村子的房屋红瓦白墙,衬着槐树花儿,如水墨童话。农人轻轻松松地走在田埂上,那是画里的点睛之笔。当我在水土保持的农耕小道,看到叠叠的梯田里久违的劳动景象时,身临其境地感受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治理后的环境改善,恍惚以为画里久违的农夫又回到了人间。

莒县的水土保持是引起山东省和水利部重视的工作,有成果,才有重视!我查阅了有关水土保持的资料,才知道,水土保持是极其重要的。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水土保持对于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的生产和建设,整治国土、治理江河,减少水、旱、风沙等灾害,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我查阅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轻水、旱、风沙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产,制定本法;第二条:本法所称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不只是土地资源,还包括水资源。保持的内涵不只是保护,而且包括改良与合理利用。 莒县水土保持工作已经进入了高起点、超常规发展阶段了。水利局文化建设示范基地的景点说明,在莒县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五边形节能护坡梯田、仙气四溢的浮来山,奔腾的沭河,潺潺的柳青河,巍峨的龙山,叠嶂的五楼崮,肥沃的沭河两岸农田,关于民间文化的传说,勤劳的莒县人民……汇成一幅古朴雄浑的鲁东南政治、经济、文化风情画,色彩斑斓、气象万千啊!

许孝华是书法家,喜欢书写“上善若水”,老子说过,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多少于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所恶的是什么呢?是低位。所以处众人之所恶讲的是要处于低位,也就是讲的是虚心慎重。这也符合许孝华的性格,他从血气方刚到两鬓渐白,在纪律检查的岗位上一干就是 27 年,如果考虑提升,只要稍微动一下脑筋,早就可以到某一个局委办担任一把手了,但是,他忠诚于自己的工作,

1978 年到 1988 年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莒县水利工作贯彻“加强经营管理,讲求经济效益”和“转轨变形,全面服务”的方针,工作着重点从过去以建设为主,逐步向加强管理方面转移。

1984 年开始,推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责任制,狠抓了水利法规的贯彻落实,对搞好水利工程管理,促进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科学用水,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促进了水利经济的良性循环。在水利建设上,为了解决重速度,轻质量,重建设,轻管理的状况,主要抓了重点工程的挖潜、配套、续建、加固,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项目有:小仕阳水库保安全,沭河、柳青河等培堤加固。 1986 年后,坚持全党抓水利,全民办水利的方针,掀起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高潮。全县人民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纷纷出钱出料出劳力,修建各类灌溉工程,衬砌防渗渠道。截至 1988 年,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共投入资金 1114 万元,其中,群众集资 892 万元。投入劳动工日 1350 万个。垒砌防渗渠道 252.5 公里,铺设塑料、水泥预制输水管道 187 千米,新建、修复各类水利工程 2250 项,扩大改善灌溉面积 23.5 万亩。水土保持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开展了 18 条小流域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128 平方千米,使山丘区自然面貌进一步改变。

1989 年到 2000 年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小流域综合整治为重点,努力保持农业和农民赖以生存的水土资源。水土保持工作由过去的单一治理逐步转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有机结合的综合性开发,治理形式也从过去的单一措施、分散治理逐步转向以小流域为单元,全面规划,山水林田路村综合治理,形成了以户包治理为基础,户、专、群相结合的多种治理形式。至 1996 年底,共对 31 条小流域进行了综合整治,占全县小流域总数的 33% ,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737 平方公里。 1998 年,县政府组织对大石头乡大石头流域、桑园乡苑庄流域、东莞镇东莞流域、果庄乡雪山流域、龙山镇花崖头流域、库山乡苑家沟流域、寨里河乡王标流域、 335 省道两侧(龙山镇和陵阳镇)等 8 条重点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共完成各类水利工程 176 项,动用土石方 150 万立方米,投工 60 万个,投资 385 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35 平方公里。是年秋,县政府组织对沭河、柳青河、鹤河、袁公河四大河流进行治理。同时,对仕峤灌区总干渠、东干渠和峤山南干渠进行衬砌。工程总投资 1500 万元,衬砌干渠 25.16 千米,新建、整修建筑物 68 座,使仕阳、峤山两灌区连为一体,年可节水 2500 万立方米。 1999 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达到了大包干以来的最大规模、最高水平。以莒北山区开发为重点,以“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在全县掀起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峰期日出勤劳力达 20 万人次,上阵机械 6950 台,累计完成投资 1.1 亿元,投工 2352 万个,完成土石方 1788 万立方米,高标准治理了 9 个小流域、 23 条河道,扩大改善灌溉面积 13 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72 平方 公里 。 2000 年,全县农田水利建设形成了以莒北山区开发为重点,以北促南,南北呼应的局面。全县累计投资 4492.9 万元,投工 481 万个,动用土石方 891 万立方米,建各类水利工程 1400 余项。 在水土保持体系建设方面, 立足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增强水土保持国策意识,提升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功能,坚持预防与治理并重, 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和经济单元,按照山、水、田、林、路、村、景综合治理方针, 防护型治理与开发型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实施集中连片、规模化治理,先后治理芦家河、大山等小流域 38 条,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1086 平方公里, 初步形成了“四大连片两大模式”,部分小流域呈现出“山顶松槐山腰果、山脚梯田山沟坝、路边河边林网化”、“上部松、柏、槐戴帽,中部经济林缠腰,下部高产稳产田,沟坡地堰草条花,沟底闸坝蓄水拦沙”等独具特色的水利景观。 其中,在桑园镇芦家河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中探索推行的“三个结合”(小流域治理与新农村建设、群众增收致富、水系生态建设相结合)治理模式,成为全国小流域治理的典型。同时,以被列为全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县为契机,坚持“防”字当头,着力抓好监督执法,进一步遏制了人为水土流失现象的发展势头。

莒县已经被列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县,据了解,全省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县仅有 13 个,共获得 3600 万元的上级资金扶持。
   许局长告诉我,莒县计划从 2013 年开始,利用 5 年时间,完成 110 平方公里水土保持治理任务。

在乡村供水体系建设方面, 立足和谐社会建设,针对农村群众反映强烈的吃水难问题,按照“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要求,把发展联村集中供水作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着力点,先后投资 6306 万元建成了 11 处联村集中供水工程和 16 处管网延伸工程,有效解决了 190 个村庄的吃水难问题,受益群众达 19.62 万人。目前,全县已建成联村集中供水工程 27 处,共有 1058 个村、 83.2 万人吃上自来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85% ,较“十一五”前提高了 45 个百分点。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单村工程始终坚持“选一处好水源,安一套好设备,搞一个好管理,出一个好效益”的建设原则,联村工程则确定了“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的发展思路,有效解决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运营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难题,夯实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据第二次水土流失普查结果,全国水土流失面积高达 365 万平方公里,其中水蚀面积高达 165 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 191 万平方公里,水蚀风蚀交错带 26 万平方公里,有很多地方还存在大量的重力侵蚀。就山东省而言,据统计,从《水土保持法》颁布后的 1991 年到 2002 年,全省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2.36 万平方公里,全省开展重点治理的 903 小流域,有 426 条达到了部颁标准,通过了验收,其中有 5 个示范县、 91 条示范小流域作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十、百、千示范工程( 1999 年水利部、财政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选择 10 个城市、 100 个县、 1000 条小流域作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工程,简称十、百、千工程),通过了水利部的验收,被水利部、财政部联合命名表彰。凡经过综合治理的小流域,林草覆盖率均达到宜林宜草面积的 80% 以上,植被覆盖率普遍提高 20 - 40% ,缓洪拦沙效益达 60 - 80% ,水土流失得到了基本控制治理区农民农民收入增加 30% 以上。全省通过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兴修的各类水利水保工程的总拦洪蓄水能力达 3.6 亿立方米,每年平均拦沙保土 1 亿吨以上。水土流失治理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请点击继续阅读后续章节>>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中国名人名家 金城书画院 腾讯网 人民网 新华网 网易 搜狐

版权所有: 北京时代金城书画院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20号汇通商务楼42号楼201、202室 电话:13910726678
Email:wyd188@126.com 中国国家信息产业部:京ICP备19048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