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卡
刘纯华/文
2018年上半年的某一天,我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核实完我的身份后说:“我是咱居委会的,你的老年卡办下来了,这两天抽空来取。”总觉得老年卡离自己很遥远,没想到说来就来了,我和居委会开玩笑道:“我还年轻,老年卡,给别人吧。”本以为人家会和我也来句玩笑话,谁知人家没时间啰嗦,挂电话前说:“肯定是个人老心不老的家伙!”这话让我听到了。
由于从内心里不承认自己老,就对取老年卡的事不重视,放下电话,就把取老年卡的事忘记了。
到了2019年的三月份,居委会的那个女人又来电话了,说:“怎么回事?怎么回事?这批老年人就你忙?就你的卡没领了。”我急忙答应路过时一定去领。
到了四月份,我晚上回到家,夫人说:“我今天去居委会,把你的老年卡带回来了,人家问我,你是不是人老心不老?”
我仔细看着放在桌子上的老年卡,老年卡的全称是社会服务通,养老助残卡,有银行功能,卡片被一个玻璃框框着,由蓝色的带子牵着,便于老年人挂在脖子上。我突然觉得应该向发证机关致敬,这是怕老年人丢失老年卡啊。
夫人干完手中的活,过来,脸上挂着讥讽的表情,问:“听说你人老心不老?”我尴尬地笑笑,这是居委会的话,我如实回答:“没想到,怎么没觉着,就老了?”夫人教导道:“你满足了吧,要是在过去,你应该拿着交叉子坐在墙根下晒太阳了。以后,见了穿旗袍的,穿连衣裙的,少看,少说话。老人要像老人样子。”我点头,说,记下了。

我住的楼下是北京最大的超市之一,超市门口常常有银行的,保险公司的,卖山东海景房的,卖距离雄安八十公里房子的业务员向进出超市的人推销,一日,我被一个穿连衣裙的漂亮女子拦住了,女子身材起伏有序,笑容可掬地说:“大哥,大额度的信用卡,可以划二十万。”她把一张表递给我,继续说:“您是高端,办一张吧。”我想起夫人的提醒,把目光从她的脸上移开,看表格。
表格上有年龄,姓名,学历,住址,还有身份证号码,我有话没话地问:“有年龄栏目,还填身份证号码,重复啊,我六十了,看身份证就知道我六十了……”我还没说完,女子的脸由满脸微笑很快变得僵硬起来了,她淡淡地说:“哦,您是大叔了……六十了,不能办了。”顺势抽回了表格。

我悻悻然,准备离开,谁知,你不理我了,还有人理呢。一个穿着工装的女子堵住我的去路,工装女子微笑道:“大叔,咱们银行新出了一个产品,正好适合您,一个月才几块钱,二十年,您百年之后,受益人会……”中国人都是为别人活着的,也就是说是为受益人活着的,这事我已经干过几次了,不再新鲜,躲开她,溜之乎也。
回到家,不悦之情溢于言表。夫人问:“和谁生气了?”半天,我问夫人:“六十岁了,就不能办信用卡了,老了 “没信誉了?”夫人说:“这是国家规定的,六十是什么?
就是老了,没用了。”
没过几天,有个部委有活动,请我出席,对方为我规划行车路线,说,中午有酒,不要开车,从公主坟出发,坐四站公共汽车就到了,如果有老年卡,就方便了。我连忙说,我有,我有。
这就开始找那张老年卡,翻箱倒柜没找到,就考虑打车,穿衣服的时候,原来那张老年卡就挂在衣服架子上。
过去穿军装,乘公共汽车因考虑随时让座,从来不坐,很多年没正儿八经乘公共汽车了,就思考我是一个老年人了,上车后的情景应该是很多坐着的年轻人纷纷起来为我让座。

我从公主坟站上车,向一个保安亮出了老年卡,保安说:“老年卡也要刷一下。”我遵嘱,一刷,刷卡机报道“老年卡”,本以为全车人都会看我,谁知,没有丝毫反应,也没人起身让座,我看到对着车门口处还有一个位置,过去坐下。
北京的交通这些年发展极快,只要不是上班高峰,公交车上都会有座位,车上干净,明亮,宽敞,不是昔日所比的。我心安理得地坐着,享受着不用花钱的福利。
很快到了军事博物馆站,门开处,我发现一个身材矮胖,满头白发的人上来了,我想,这是一个老人,连忙起身让道:“同志,你来坐。”满头白发看看我,说:“我就是没染发,染发了,咱俩不一定谁是哥呢,你坐,你坐。”搞得我心里又是一阵不舒服。
那天来回都没花钱,觉得沾了国家的便宜,又想到如何报效国家。
我坐下来,仔细地看着老年卡,这张老年卡不仅乘坐公关汽车不花钱,在北京进公园也不用花钱,觉得这是好东西,我小心翼翼地将框框拆下来,把蓝色带子收起来,将老年卡和一张银行卡放在一起,有人说我能活一百二十岁,这张老年卡还要伴随我六十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