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代金城书画院举办业务交流会
中国书协理事、本院副院长倪进祥主讲
本站消息 北京时代金城书画院于2012年3月7日上午举办业务交流,由中国书协理事、本院副院长倪进祥主讲,院长刘纯华主持,马东波、朱飞鹏、赵功、马鹏浩、张勇、侯培铎、亚杰、赵善正、高一笔、耿西温、赵和新、王林芳、王向晖、祝秀成、楚威彬、王大平、春子、张宝君、 杜小玉、于宗明、常鑫、 杨丹、王凯 、王一丁 等参加。会上倪进祥副院长详细讲述了创作国展作品的方法步骤,并对大家的作品进行了点评。现把讲课内容摘录如下:

创作国展作品的方法步骤
什么是 “ 国展 ” ? “ 国展 ” 指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一系列国家级书展,它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中国书协主办的(三年一届)全国书法兰亭奖作品展和全国书法篆刻大展。第二层次是中国书协主办的 14 个单项书展。按书体分:有全国篆书展、全国隶书展、全国楷书展、全国行书展、全国草书展;按艺术种类分:有全国篆刻艺术展、全国刻字艺术展;按年龄分:有全国老年书展、全国青年书展。按性别分:有全国妇女书法篆刻展;按会员等级分:有全国新人新作展;按章法形式分:有全国楹联书展、全国扇面书展;按地域分:有中国西部书法联展。单项展通常 2—5 年举办一届。连续两次入展单项展即可加入中国书协。第三层次是中国书协不定期举办的各类特种书展、书赛,如为纪念重大节日和一些伟人、历史名人诞辰等举办的全国性书展、书赛,中国书协培训中心优秀学员作品展等,通常这类展览获得特定奖项的作为加入中国书协条件之一。创作 “ 国展 ” 作品和平时创作有着显著区别。应对 “ 国展 ” 通常分以下四个步骤。

一、准备阶段
1 、确定作品内容。参加今年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第九届书展、全国老年书展等国家级书法大展,最好自作弘扬主旋律,反映时代精神的诗词楹联作品。如果是抄录古今诗文,也应注重所选内容的品味,陈句俗语一般不要写,别人经常写的内容尽量不要用写,诗文中重复字较多的不要写。如果是选择对联,要弄清上下联,分辨上联和下联的方法是看句尾最后一字平仄关系,是仄声字就为上联,是平声字就是下联,汉语拼音中,第一、二声一般为平声,第三、四声一般为仄声,入声字也是仄声,少数第一、二声字为入声,弄不清的可查《辞源》。选择内容,不能照本而抄,要审视内容是否正确,因为现在的出版物遗误较多,稍不留心,就会出错。在以往一些国展中,经常看到少数作者把不是对联的内容写成了对联,有的甚至把上下联写反了,有的诗文错字连篇,这类作品即使入展也会遭到行家的批评。
2 、选择书体和章法。内容确立后,在稿纸上打个小样,如发现篆法、隶法、楷法或草法拿不准的字,立即查阅工具书,选择结构最简练、最高古、最易识、最有个性的范字,绝不能出现 “ 夹生 ” 、取法不统一、起笔不藏锋、繁简字混杂等违规现象。 “ 国展 ” 一般提倡以繁体字入书,尽量少写异体字。
3 、物质准备。备纸、墨、笔、印泥、镇尺、开水等创作用品,用纸要讲究,最好选用安徽泾县正宗红星牌生宣(瓦当宣、色宣、 洒金宣、仿古宣等),根据需要可把宣纸裁好用胶糊粘接成 6 尺、 8 尺或更大。墨最好用徽墨研制或用书画专用墨汁,笔可首选浙江湖州正宗善琏长锋羊毫或兼毫笔,也可选用其它厂家的毛笔。
4 、寻找感觉。不想写字时千万不要勉强上阵,在这期间,可以约几位同道来谈古论今、分析书坛最新走向;或出去散散步;或听听古典音乐;或翻阅古今名碑法帖;或欣赏一下自己所藏当代名家真迹,将创作激情蓄积到饱和状态,不动笔心就有压抑感,就痛苦,就难受。一般有生命力的作品大都在情感最饱满的状态中诞生的。

二、创作阶段
1 、把纸平放在书毡上,凝神入静。用开水把墨调试到最佳程度,最好用三个墨盘分别装有浓墨、调试好的墨、开水或清水。在创新手法上可借鉴 “ 袁隆平式 ” 杂交法,把古代经典和现代书风有机 “ 杂交 ” ,以古为师,应时而变,大胆创新。
2 、凝神运气,牙关咬紧,舌头顶住上颚,把气憋足。待激情欲迸之时再动笔。起笔要注意藏锋,线条忌尖、扁、滑、薄、浮、燥,取法宜古宜雅。注意运用涨墨,枯笔飞白,增强线条的虚实对比。章法上要力求新意,可以大胆借鉴绘画、篆刻、刻字艺术、工艺美术等布局构成原理。
3 、用三指单钩悬腕执笔法挥毫。用三指执笔法挥毫有利于做到心手双畅,意在笔先,胸有成竹,力贯锋梢,一气呵成。下笔要狠、要准,行笔要慢,收笔要快,注意线条的独立自由,点画不要互相冲撞、重叠。要深悟 “ 飞鸟出林,惊蛇入草 ” 之理。力求做到 “ 笔不压笔、墨不淹墨 ” ,使线条保持独立、空灵、简约,增强线条的生命意识。创作大幅作品时最好找个助手牵纸,创作二到三遍或更多遍,待激情落潮时就收笔暂停。
4 、包装作品。根据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需要,适时划线、打格、粘接、染色、做旧,但不要过分做作,选材和设计要古雅脱俗,要大胆运用新材料和现代装帧手段,努力提高作品的展示效果和视觉冲击力。

三、检查阶段
1 、自查自选。可把写好的几件作品放在宽敞的地上或悬挂起来,细查章法是否合理,是否有败笔,是否有简化字,气韵是否连贯,再看线条和结构是否合乎法度,是否有起笔露锋、草法不规范等违规现象,个性是否鲜明,要关注每个细节,然后挑选最佳之作。
2 、请高手审查评点。自己拿不准时,可找师友同道挑选,因为旁观者清,如果师友们提出作品有明显故障,再待机重新创作,直到满意为止。
3 、准备投稿。用铅笔在作品反面右下角用楷体写上姓名、性别、地址、年龄、电话、真实的身份证号码并附上本人艺术简历。然后用牛皮纸信封包装好,信封四边最好用胶带粘好,防止途中破损。要提前一周投寄,一次可投 1—2 件精品,不宜多投,最好用真名落款,不要用笔名或化名重复投稿,要讲艺德,要自觉维护书坛纪律。

四、应试阶段
国展经过评委会初评、复评和终评后将及时在专业媒体和网络上公布结果,当你有幸进入获奖提名后,大约经过一个月时间,中国书协将通知每个获奖提名作者参加应试,应试一般分现场创作和文化考核。这是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抓住机遇,精心准备,积极应战,应抓住三个重要环节: 1 、前期准备。当国展作品投出后,就要抓紧时间做好应试准备, “ 先下手为强 ” ,决定最后名次的关键是文化考核。文化考核主要是审核提名作者的文学修养和书法理论素养,要阅读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学史、中国美学史,要了解中国书法史上经典作品,历代重点书法家的简介,要了解古典文学基本常识,特别是唐诗宋词中名篇佳作及其作者,要基本弄清对联、绝句和律诗的格律要求,最好学会撰联作诗。 2 、临战准备。要带汉语字典、书法大字典、专用宣纸、印泥、毛笔、镇尺、裁纸刀等常用创作物品。篆刻作者还要带好刻刀和打磨工具。 3 、从容应试。进入考场后不要紧张,要把心态调整好,现场创作内容一般是指定的律诗,有时是多种内容,让作者任选一种创作,正式创作前,要把命题内容中的简化字用繁体字统一起来,可以查阅工具书弄清篆法和草法,上宣纸前用白纸打一个小草稿,然后创作,要节约用纸,因为发给每个人宣纸数量是有限的,在考场上是买不到宣纸的,也很难借到宣纸,有的同志没经验,一会儿就把宣纸 “ 造 ” 没有了,再要没有,干着急。现场书法篆刻创作只要发挥正常水平,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上下差不了多少,一般都有希望获奖。文化考核虽然占分比例不多,但十分关键,千万不能小视,要认真答题,卷面要干净,书写要规范易识。预祝广大读者在 2010 年中国书协主办的各例大展中获得好成绩,特赠诗一首,以求共勉。
国展来临忙备战,书坛老少决雌雄。
挥毫独运神来笔,泼墨常求造化功。
立异当思原创性,标新再振大师风。
满怀信念出精品,齐放百花艺苑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