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新课题、探索新路子、弘扬民族文化
北京时代金城书画院第三届精研古法
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王太岚中将、乔纯章少将、王阔海主席、潘新明顾问、史成新、刘纯华院长等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李金英主持
本刊讯 2017年6月8日,北京时代金城书画院在北京举办第三届精研古法、博采新知学术研讨会,首都书画艺术界、新闻界60余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原总后勤部副部长、全国人大常委王太岚中将;原总参副部长乔纯章少将;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本院名誉院长、清华大学高研班教授王阔海同志;外交部专家潘新明、北京时代金城书画院院长刘纯华等专家学者讲话。会议由秘书长李金英主持。
北京时代金城书画院认为,在中国画历经了两千年的发展演变 , 进入到当代文化语境下的今天,我们对于传统中国画的认识和理解方式会产生一些微妙的变化。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 伴随着时代的变迁、西学的猛进 , 传统文化艺术的壁垒遭受着严重的冲击 , 然而 , 整个北京画坛在这样的革命潮流中仍然是以坚守传统为主流。金城等人 站在对传统精华充分理解、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探索、变革,推动了国画发展的正确途径和方向。北京时代金城书画院院长刘纯华认为,中国美术在清末民初时期受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呈现多元化之势,一是坚守本土化,一派主张全盘西化,另一派融合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精华,第三派主张融合南北画派,形成了全国美术界最为重要的生力军,主要领导人就是金城和他为会长的中国画学研究会。
 刘纯华说,清末民初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在社会动荡中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重要阶段。中国画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这股变革潮流中进行着艰难的现代转型。以金城先生为代表的京津画派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精研古法、博采新知的观点,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北京时代金城书画院以精研古法、博采新知为宗旨,其目的就是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伟大的民族文化复兴尽绵薄之力。
会上,北京时代金城书画院 16 位同仁围绕精研古法、博采新知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