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水之韵唱响莒县水利文化
北京时代金城书画院走进书画大县莒县
本刊莒县讯 北京时代金城书画院的 180 幅作品亮相莒县文街展厅,迅速引起了书画之乡莒县人的瞩目。 2014 年 12 月 25 日至 2015 年的元月 1 日,是“中国梦—水之韵”走进莒县的日子。中共莒县县委宣传部、北京时代金城书画院主办了此次赞美大自然、唱响水利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莒县文联、莒县水利局、城阳街道政府承办;莒县城阳街道岳家村社区、莒县公心文化研究会、莒县书法家协会、莒县美术家协会协办。
莒县为东夷古国,制陶、酿酒业的兴起促进了古代文明的发展,象形字、会意字率先在莒国繁衍。在齐鲁时代,莒国巍然屹立,调停齐鲁战事,调停大国矛盾,收留落难太子等等,用智慧和计谋赢得了大国的信赖,被齐鲁大国视为友好邻邦。“勿忘在莒”的典故不仅在大陆作为励志成语,在宝岛台湾也被国民党视为座右铭,当然,莒县人认可的是意识形态意外的文明。文学评论巨著《文心雕龙》出自莒国故地,刘勰名垂千古的同时给莒县人带来了荣耀。
山东省日照政协领导,莒县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的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何乃磊等当地艺术家三百多人出席了开幕式,济济一堂,共叙文化之盛事。刘纯华院长是 1978 年 3 月从莒县入伍的,入伍前的莒县县委老领导张洪举同志也出席了开幕式,刘纯华后来说,张书记亲自出席,为此次展览增色不少。
开幕式上,主办方代表刘纯华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说,北京时代金城书画院是由中央国家机关的艺术家,总参、总政、总后、海军、空军、北京军区、武警等军队中的艺术家组成。广泛吸收社会名流。传承宗旨是精研古法,传承创新,着意打造成为京津画派的新实体。北京时代金城书画院坚持以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指导思想,强调艺术为工农兵大众服务,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近年来关于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实现中国梦的一系列论述,为弘扬民族文化,振兴国家经济尽绵薄之力。
刘纯华介绍说,北京时代金城书画院在物欲横流的时期,一直保持风清气正、洁身自好的良好作风,把业务发展主方向确定为中国书画艺术研究和承办个人书画展。近几年来,培养造就了一批美术评论家、美术教育家和书画后起之秀,在北京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此次展出的 180 余幅作品,大都来自中央国家机关、军队机关的艺术家,也有部分莒县籍的艺术家的作品,作品质量上乘,艺术家德艺双馨,他说,希望通过此次展览,增强书画院方的沟通和交流,促进书画院更上一层楼。
此次围绕莒县水利文化创作的艺术家得到了主办方的认可,他们走进乡村、河流、水库,写生纪实,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作品,如孙光祥、张启榄、陈常淑、石以钦、朱秀海、尹春明等等,或书法、或绘画,表现了莒县人民战天斗地创造出的水利文明;王玉峰、张群立、牛旭东、牛贵泉、王秀珍、邓文斌、刘强、朱飞鹏、师百慧、朱秀海、朱槐俊、朱青、吴克明等赞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辛华、刘霞、庐文涛、玉萍、任立新、马利、刘锦林、吕凤英、孙丽华、孙洪军等歌颂了祖国万紫千红的大好风貌。
莒县籍的许孝华、刘庆贺、孙光祥、何乃磊、毛晖明、于福亮等几十位当代名流参加了展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