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上往来水墨 纸上知鱼游乐
——记北京时代金城书画院副院长孟咏梅女士
孙亚杰/文
知鱼者 ——孟咏梅,爱鱼、养鱼、观察鱼,独爱 鱼。她 是位知性画家, 研习颜体书法,广学写意国画,一闻千悟,目击道存,举凡山水、花鸟、鱼虫都能信手拈来,特别是她笔下的画的鱼 ,是值得书一笔,耐有个人意味。

刘纯华向孟咏梅女士颁发京津画派研究委员会副秘书长聘书
孟咏梅的画作自然承续了我国悠久的传统国画精髓, “在似与不似之间”,是一脉相承的,摆脱单纯形的羁伴,追求简约绘画意境。她用极其简省的笔墨勾画出鱼的生理特征、动态,水墨草绿又见鱼。
布局上留着偌大的空白,或撒若干水滴,或两三笔水草飘摇,或涂抹大块水痕,鱼儿自由自在,活灵活现游于水中。
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孟咏梅 知鱼之乐,知濠上乐也。

孟咏梅以 “没骨”技法入画,作品富有个性,崇尚简约,追求雅致,都有心得。一方面充分吸收传统技法不用墨线勾勒,直接用以墨色或以色彩造型,重在蕴意,依势行笔,一气呵成。另一方面大胆将几种色彩糅合一体应用到鱼的塑造之中,增强鱼的质感,突出鱼肤色的层次,更加真实生动鲜活。

自古人们对鱼是一种图腾的崇拜和所喜爱, “鱼”与“余”谐音。鱼象征着富贵,取年年有余之吉利,“如鱼得水”则是描述工作顺利和生活美满幸福。
以鱼入画,历史悠久,彩陶、青铜器、汉画均有鱼纹图形,之后,历都有名家大家画鱼, 鱼的 品种繁多起来,后人多效仿之。
孟咏梅笔下的鱼,鲜活生动,喜庆色彩浓厚,景相相融一体,大有吉祥富贵之相,深得人们喜爱。

《芥子园画传》中关于画鱼而写到:画鱼须活泼,得其游泳象。强调的是画鱼要画出鱼在水中悠然自若,生动活脱的游弋神态,来表现鱼得水之乐。鱼游于水中,体态灵活,轻快自如。而观鱼之人,则乐于其中的是犹如品茗阅读、对弈听琴,心旷神怡。

孟咏梅在创作实践中体会到:画鱼要表现其形态灵动性。多年来,她学前人画鱼的技法,家中养鱼数尾,闲暇之时,细观鱼其态势,得形入神。让 孟咏梅 真正体会到鱼的特性,画鱼也做到了寥寥几笔,瞬间一条条活蹦欢跳的鱼便跃然纸上,栩栩如生。鱼儿或聚或散,或浮或潜,或冲出水面,或争食戏水。笔墨包含了中国画用笔的要诀,中锋、侧锋,疾、徐、顿、轻、柔;用墨之焦、湿、浓、淡;及其绘画中浓破淡、淡破浓、色破墨、墨破色、色破色、墨破墨的多种技法技巧的综合运用,生动地表现了鱼的 “活”,既是小鱼群嬉戏游玩的姿态也活灵活现。

把鱼画 “活”了,才生动有魅力,才吸引眼球,才充满神韵和灵气。
绘画耕耘,恒持初心。孟咏梅坚定的在艺术道路上前行不止。
作者简介 孙亚杰,学者,美术评论家。北京书法家协会,兼任《今日科苑》专栏作者,《京华印苑》总编。
2017年5月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