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JAVASCRIPT" CODEPAGE="936"%> 金城书画院

 


*守正创新 尊敬传统——刘纯华被评为2023年度最具影响力艺术家

*艺术之家数据库-头条:2023年度最具收藏价值书画家——刘纯华

*艺典轩-北京头条:2023年度最具收藏价值书画家——刘纯华

重要通知

各位同仁好:
  京津画派官网,京津画派研究中心网站因前几年疫情,网站有两年时间没有组织活动,网页更新迟缓。应广大会员要求,在有关会员的积极支持下,业已激活,即日起重新展开工作,希望同仁们积极投稿。
  稿件要求:
  会员亲自参加的文化艺术活动;会员创作的书画作品;会员受朋友之托也可以推荐作品;会员认为可以提升画院和个人的新闻;研究理论学术论文;会员参加的有意义的社会活动。
  稿子文字自负,编辑有增删的权利。

北京京津画派研究中心

主席: 刘纯华

电话:13910726678
网址:www.shuhuajd.com
邮箱:lch6678@sina.com


  刘纯华先生于2009年3月通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职业培训项目艺术品鉴定师岗位培训考核,获得中国就业培训指导中心颁发的职业培训证书。

招聘启示

 
根据工作需要,京津画派研究中心官网招聘副总编辑一名。
  要求:新闻或相关专业;从业三年以上;最好有市场策划、营销经历;在北京有住房;组织过大型活动优先。吃苦耐劳,为会员全心全意服务,有牺牲奉献精神。

 

      

 

我爱《识字班》

庄园/文

  在沂蒙老区重要支点之一的莒县,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在上世纪70年代征兵体检时,有个青年查嗅觉闻“雪花膏”,虽然闻出了是“雪花膏”却一时想不起“雪花膏”的名,只想到是“识字班”(大姑娘)搽脸用的,便说是“识字班”味。这个笑话说明,在莒县一带,“识字班”作为“大姑娘”的代名词,比“雪花膏”这样的日用品的名字还深入人心。
  “识字班”的概念源于沂蒙山根据地创建初期,我党为了充分宣传和发动群众,以办“识字班”的方式,在提高群众文化的同时,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而当时沂蒙老区群众的传统观念特别强,年轻女性(大姑娘、小媳妇)的“妇道”束缚比较重,大多不愿在公开场合活动。因而当时办“识字班”的重点便自然而然地以动员年轻女性为主。我党工作深入开展以后男青年大多都参军或支前了,“识字班”里更是以年轻女性为主,以至后来在“识字班”中大姑娘占了重要比例。久之,在这一带便把“识字班”当成了大姑娘的代名词,一直沿续至今。八路军在这一带扩军时流行的顺口溜是“谁不把军参,找不上识字班;参军干不好,准挨识字班吵”。当地俗语的“四大欢”就是:“聚堆的雀,成双的燕,顶水的鱼,识字班”。在莒县还创造了“识字班缴获了捷克式”的传奇战例。
  说清了“识字班”的含义后,有人可能会对我的题目产生质疑,认为这个老头是不是不太正派。其实,我的题目用的是书名号,说的是叫《识字班》的一本很好看的长篇小说。

  从莒县走出来的军旅作家刘纯华,在高效率地完成了《沂蒙人》、《沂蒙山根据地》、《沂蒙利剑》等系列文学作品后,又将触角瞄向了老家的“识字班”。去年冬与我见面时说要写写“识字班”,我与之击掌。不料想,春节刚过我与他见面时,就说已完成了初稿。我当即向他索要电子版先读为快。一读更使我大为惊叹,他不仅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拿出了20多万字的长篇,而且质量之优、品位之佳、感人之深,更让我叹服。首先,《识字班》的背景坚实。虽然只写了莒县西南部一个小山村的故事,但却折射了沂蒙革命老区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地改革、合作化运动、反右派斗争、“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背景,串联着当年在这一带活动过的陈光、罗荣桓、莫正民、许树声、刘黑七等红道、黑道的知名人物踪迹,可谓“管一村而知全局”。其次,《识字班》的风味质朴。整部小说都弥漫着沂蒙山区庄稼地的泥土味,用老区庄稼人的庄户方言,伴着鲁西南地区特异的风土民情,叙说老区人民可歌可泣的故事和老区厚重、波折的历史。读着如临那些小山村,如见那些山里人,如经那些传奇事。同时,还巧妙穿插了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为“山东三大文化”的莒文化的很多具体内容。再次,《识字班》的韵味悠长。小说在叙述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的过程中,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老区乡村人物群体(包括从山村成长起来的领导干部),白描般地叙述了山村人的生活变迁、爱情演变,既有类似于“刑场上婚礼”的创建“识字班”的播火者唐欣阳、刘青,也有山村寡妇冲破封建樊篱勇于追求爱情的“识字班”班长杏花娘,还有企图借“识字班”谋私后被特务“错奸”逐步滑向政治和生活双重堕落的莲花娘。既有对高尚、正义壮举的讴歌,也有对卑鄙龌龊丑行的鞭挞,还夹带着对山村生活中一些糗事的调侃,读了让人回味无穷。
  “识字班”是沂蒙抗日烽火中诞生的一枝民族奇葩,《识字班》是沂蒙革命斗争的瑰丽缩影。为此,我诚挚建议朋友们都读读刘纯华的《识字班》。我相信,大家读了以后也会和我一样喜欢上《识字班》。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中国名人名家 金城书画院 腾讯网 人民网 新华网 网易 搜狐

版权所有: 北京时代金城书画院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20号汇通商务楼42号楼201、202室 电话:13910726678
Email:wyd188@126.com 中国国家信息产业部:京ICP备19048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