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俞志达先生
编者按 俞志达先师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人民政府培养的第一代知识分子。他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奔赴山东支援沂蒙山区经济建设,先后在沂南县,临沂矿务局工作。反右斗争开始后,俞老先生在没有人愿意当右派的时候,他顾全大局,主动担当右派开会,从此戴上了右派帽子。
俞老先师财务业务极强,双手打算盘,数字不错,在山东省组织的比赛中获得第一名。他字迹清秀,有王羲之遗风,亦能吟诗作赋,传统文化根基深厚。
在俞志达先师去世的时候,中共临沂市委有关领导和临沂矿务局有关名流主持了追悼会并致悼词。悼词主要讲了俞老先生的四个显著特点。一是爱国家爱人民的顾全大局的意识:二是热爱本职工作,一心为公的无私奉献精神:三是具备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热情和思想:四是生命不息作不止的奋不顾身精神。
对俞老先生的平反昭雪是在1979年。
在他80大寿的时候,人们为他编辑出版了《上海一家人》,采用诗歌叙事方式记录了俞老先生的奋斗经历,临沂日报,沂蒙晚报,临沂电视台为此做了大量的报道,对俞老先生奉献沂蒙半个世纪的精神给与了充分肯定。
俞老先生的晚年是在蓝天白云一路笑脸中度过的,这个结局让临沂地区熟悉他的人羡慕不已,好人有好报,在俞老先生的身上得以充分体现。
上海山东一家亲的亲属们每年都要去苏州为俞老先生扫墓,上坟,寄托哀思的同时,增加了晚辈的团结。
如今,俞老先生在山东,日照的同辈人大都仙逝,朋友的后辈们仍然记得“俞大爷”或者“俞叔叔”,人们记着的不仅仅是一个性格倔强,原则性极强的老头,他的另外一个传统文化者的形象,似乎更让人难以忘怀。
上海山东一家亲欢聚沪上
本站消息(刘纯华/文 赵尊堂/摄影) 2019年3月23日,上海山东一家亲欢聚沪上马当路,顺昌路,春意阑珊,惠风和畅,亲情绵绵无限期。

在俞氏故居前合影
在俞氏故居前合影
在俞氏故居前合影
故居前的思念
上海山东一家亲是俞志达先师和其胞妹俞剑琴先师创建的亲情品牌。俞志达先师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响应国家号召从上海奔赴山东支援沂蒙山区,从此扎根沂蒙,把一生献给了革命老区。其胞妹俞剑琴在上海与胞兄相互遥望,一方有喜事,上海山东共欢喜,一方有困难,上海山东共患难。在长达半个世纪的遥望中,各自的儿女共成长,在不同岗位,为国家尽职进忠,第三代也茁壮成长,成为国家有用人才。如今,俞志达先师和胞妹俞剑琴先师已经驾鹤西去,上海,山东两地后辈或聚于上海,或聚于山东,可谓此情绵绵无限期。



今年清明节前夕,两地俞氏后人相约上海,共话当年俞家事,共忆少年追求事,共叙两地思念事。
明天,上海山东一家亲的后人们将共赴苏州七子山,凤凰山,祭奠俞志达先师和俞剑琴先师,缅怀两位先师的高尚品德。











传承优秀民族文化 光扬俞氏优秀家风
上海山东一家亲亲属团完成苏州扫墓
本站消息(刘纯华/文 赵尊堂/摄影) 2019年3月24日,上海山东一家亲亲属团赴苏州扫墓活动圆满结束。此次扫墓祭奠活动紧紧围绕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光扬俞氏优良家风这一主题,在赵尊堂,赵玉堂,俞美玉,俞小玉等长兄长姐带领下,按照中华民族传统礼仪举行祭奠仪式,香烟缭绕处,酒菜飘香,跪磕,作揖程序一丝不苟,在寄托哀思:缅怀先贤高尚品德的同时,向晚辈们传递出礼仪文化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苏州七子山和凤凰山是苏州为上海开辟出的墓地,青松翠柏下,百花齐放,墓碑蔚然屹立,墓碑上先贤的照片栩栩如生,似乎向晚辈传达着满意满足的讯息。晚辈们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完成了敬仰先贤,敬仰传统美德的礼仪。

出席己亥扫墓祭奠活动的俞赵后裔,俞秦后裔人员有:俞美玉,吴才深,俞小玉,杨福增,赵尊堂,赵玉堂,陈美燕,俞幼玉,朱文利,俞巧玉,刘纯华,赵厚堂,姜萍美,赵韵玉,赵韵凤,杨伟兴,俞再玉,冉祥民,著名的王元凯因故请假未出席,由俞玲玉代表。
俞赵晚辈俞秦晚辈还有吴玮频,张劲,赵嵩海,赵喆,赵亚琼,杨士杰,杨晓芳,吴渊伦,杨梦澜,乐嘉添,赵倩彪,汪韬等少壮才俊出席了祭奠扫墓活动。
俞秦后裔杨震赴浙江公干,专门取道上海拜见众位长辈,与同辈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