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JAVASCRIPT" CODEPAGE="936"%> 金城书画院

 


*守正创新 尊敬传统——刘纯华被评为2023年度最具影响力艺术家

*艺术之家数据库-头条:2023年度最具收藏价值书画家——刘纯华

*艺典轩-北京头条:2023年度最具收藏价值书画家——刘纯华

重要通知

各位同仁好:
  京津画派官网,京津画派研究中心网站因前几年疫情,网站有两年时间没有组织活动,网页更新迟缓。应广大会员要求,在有关会员的积极支持下,业已激活,即日起重新展开工作,希望同仁们积极投稿。
  稿件要求:
  会员亲自参加的文化艺术活动;会员创作的书画作品;会员受朋友之托也可以推荐作品;会员认为可以提升画院和个人的新闻;研究理论学术论文;会员参加的有意义的社会活动。
  稿子文字自负,编辑有增删的权利。

北京京津画派研究中心

主席: 刘纯华

电话:13910726678
网址:www.shuhuajd.com
邮箱:lch6678@sina.com


  刘纯华先生于2009年3月通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职业培训项目艺术品鉴定师岗位培训考核,获得中国就业培训指导中心颁发的职业培训证书。

招聘启示

 
根据工作需要,京津画派研究中心官网招聘副总编辑一名。
  要求:新闻或相关专业;从业三年以上;最好有市场策划、营销经历;在北京有住房;组织过大型活动优先。吃苦耐劳,为会员全心全意服务,有牺牲奉献精神。

                                                                                      

 

近代画家贺良朴

伍昌平

 

  清朝末期,中国封建文化逐渐衰退,西方文明开始以前所未有之势冲击泱泱中华,社会处于历史的转型期。在这推陈出新的重要时期,艺术界涌现出一批掌握社会脉搏、带动时代进步的优秀艺术家,一代绘画大师贺良朴便是其中首屈一指的一位。

 

  贺良朴先生之肖像

  贺良朴 (1861 ~ 1937), 字履之 , 号篑公 , 别号南荃居士、梅雨吟榭,清末拔贡,今湖北赤壁人。时有“南吴(吴昌硕)北贺(贺良朴)”,又有“北贺(贺良朴)南齐(齐白石)”之称。他 64 岁筑室“篑庐”于北京西单麻豆腐作坊,取意“功成一篑譬为山,闲憩吾庐世虑删”。他以山水画著称,也工人物花鸟;嗜酒爱诗,常有佳作语出惊人;对中国山水画的派别有系统研究,归纳精辟独成一套理论;交友甚广,京城画坛名宿几乎无不与之往来;门墙桃李,涌现出了一批批画坛精英,传承书画世家文脉,光大后人;为人敦厚正直、胸怀大爱,富有爱国热忱。

 

  (一)灵秀毓豪英

  贺良朴出生于赤壁市与湘交界的一个古朴乡村——晓阳畈。村庄背山面水,遥以松峰为屏,是藏风聚气之宝地。

 

  他家祖屋年代久远,传承着祖祖辈辈习书论学、吟诗作画之经典故事。屋后重峦耸立,苍翠欲滴;左有修竹郁郁葱葱,右有茶园青翠如玉;门前蟠河清澈见底、绕村而过;河上栈桥卧波、杨柳拂岸;岸边桐车水磨,天籁和谐。

  蟠河虽小,却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不同凡响传奇经历。早在两千多年前,汉高祖就亲选蟠河中的春鱼为贡菜,喜爱至极。春鱼即文珍鱼,又称银鱼,体小轻盈、玲珑剔透,肉质鲜美令人回味无穷。每年春季,春鱼自长江逆流而上,至蟠河下子产卵,洄游二十余日。在此时节,渔民汇集两岸,如龙队伍蔚为壮观。它真可谓是晓阳畈的母亲河。

  村前良田沃野,多种水稻、莲藕,每逢夏季,稻花飘香、香荷摇曳、清癯吐红。畈中立一茅亭,旁伴一从古树,下卧耕牛小憩,自然和谐之情趣尽现,堪比陶渊明的世外桃源。

  他家祖居于此,名门望族,耕读世家,祖屋气派考究。庭院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房屋高大宽敞,布局呈十字形中轴对称,一进五重,七开间;歇山顶的屋盖气势宏伟;堂屋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可同时容纳几顶金花顶大轿落座;堂前匾额高挂、楹联抱柱,精彩纷呈;书房门窗装饰古朴风雅,雕刻有儒家教子故事,内设紫檀桌椅,据说房中曾挂有唐代吴道子所绘释迦牟尼之像,旁附对联一副:明月洒开花上露,好风浮动水中云;正门庄严高大,垂花华丽,门前石狮蹲坐,贺字锦旗迎风高扬,无一不映证门楣光耀。

  家乡地处楚地,钟灵毓秀,自古以来以诗词之乡闻名遐迩,是成就艺术大师的摇篮。自然的眷顾使得他自幼便与大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墨香四溢的书房研习书画之余,他常常上山看鸟赏花,下河观鱼戏虾,生活自由在,令他魂牵梦绕。自然的和谐优美、情趣盎然,催发了他对作画的强烈兴趣,也孕育了他独特的艺术气质和创作灵感。

  他家书香门第,官宦世家。下自知县,上至尚书,品品皆到,代代不息。贺式族人素以家规家训严格律己,恪守清廉简朴之风,以善为宝,积德行仁,恭良谦让,和睦乡里,救难济贫。并且世代崇尚读书檄文,视学问如禾如稻,国之精良、世之大宝,以耕读为重。族人莫不奋发图强、不甘落后,进而形成一种良性竞争的学习氛围。他毕生奉行“立品修身志要坚,学无老少达为先”,在与众兄弟相交甚欢之余也不甘落后,勤于研读。他家世代注重环境熏陶,身体力行“言传身教,醍醐灌顶”。在淳朴家风、严格家训的影响下,他秉承了清廉简朴、勤奋刻苦的性格作风,使得他在初涉画坛便小具大家风范。他家家史上有一段颇为经典的故事:他的堂伯父贺寿辞曾考取功名出仕为官,并且官至工部尚书,一生功名赫赫、极为不凡。尽管出身显贵,但自小家教甚严,摒弃奢靡之风毫无纨绔之气,甚至于小小年纪就独自在山中书房勤读苦练。由于平生嗜酒乐饮,他母亲便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她在港河的沙地上选出十来个小花石,每天就将这些石头放入锅中加上油盐酱醋,翻炒过后盛入碟中供他下酒。久而久之,这些小花石经由唇磨牙咬,终变得珠滑玉润了。这含石饮酒的故事贺良朴从小便耳熟能详,这使他懂得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也成为他后来历尽辛酸苦楚走访名山大川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撑。

 

  (二)一代艺术大师

  他天资聪颖,极具绘画天赋,但真正使他近距离接触上层艺术、开启艺术之门的契机来源于他的堂伯父——贺寿慈。他自小离家,进京跟随伯父, 贺寿慈 先生对他倍加厚爱、叨陪鲤对,督导他博览群书,读诗习画,携拎他串街入府,寻壑登丘。贺寿慈是当时的书法名家且富于收藏,是有艺术殿堂之称的北京琉璃街的常客。那里荟萃了古今中外无数艺术珍品。伯父的威望使得他常有机会进入内府,窥探唐宋元明清时期海内外画家真迹,在饱览价值连城的真品时,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由此他的眼界得以开阔,艺术修养得以提高。他早年还常随贺寿慈游历各地,饱览名山大川、锦绣山河,为诗画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随着绘画技艺的逐步提高,他开始不满足于临摹前人名画,决心要创作出自己的作品。于是他决定游遍山川寻找灵感,用眼睛实地捕捉,用心灵真实感受。他时刻铭记郑板桥的那句名言:“画竹须眼中有竹,继而胸有成竹,终能跃然纸上。”正是在游历祖国大好河山的旅途中,他实现了自幼时以来与大自然的第二次对话,,在感怀自然福泽、宇宙浩繁的过程中,他找到了灵感。如果说童年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第一次对话在他心里放进了一个艺术宝盒,那么成年之后的第二次对话便是开启这宝盒的一把金钥匙。置身大自然让他得以陶冶性情、舒展襟怀,真正做到了眼中有画、胸中成画、笔下出画。

  他以山水画闻名于世,兼工人物、花卉。其山水早期师法“四王”,上窥元代王蒙笔意,细笔山水仿衡山、六如,大幅山水师法黄子文、王石谷,综各家之长,独辟蹊径,自成一家。人物师仇英、陈洪绶。花鸟以琿南田为法雅润而不滑易,落落大方。《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宋元明清画家年谱》、和日本编纂的《支那画家词典》等,均记载其小传作品。

  他与时俱进,在国画界、诗词界都有很深的造诣,均有建树,是多栖大师。他一生创造了许多作品,但大多毁于战乱兵焚,存世作品不多。现存墨宝《千岩万壑图》和《江山秋霁图》,俱长 2 丈余,是他花甲之年艺术达顶峰时动笔,历时两年完成的,各有艺林名家题跋,缀于卷左。题诗漫社成员均为当时社会名流。

 

 

  传世杰作《千岩万壑图》作于 1921 年,长 6 . 67 米 、高 0 . 4 米 ,属山水长卷 , 画面山峦叠翠 , 气势磅礴。画上春岭云横、云烟飞瀑、边塞古城、渔舟唱晚、水浦归舟,构成一幅幅人间仙境、世外桃源。由图的千岩万壑可探见作者因国家山河破碎的忧国忧民之心——“长卷画成,自有喜悦之情,同时面对画中千岩万壑,联想神州大地仍处于战乱之中,心潮澎湃,无限悲愤。 八月二十四日漫社第四集,余作千岩万壑图长卷适成, 自题七古一章,并乞同社诸公题句。”

 

 

  题千岩万壑图长卷之七古曰:

  平生性嗜佳山水,选胜探幽行万里,老来尘影困京华,岩姿壑韵入梦里,

  明窗试展剡溪藤 , 想像云烟聊写此 , 峰峦苍翠净如洗,陂陀相属势逦迤 ,

  浩浩涛翻岭上松,萧萧风动矶边苇 , 负薪樵子挑云归,收罾渔父披烟起 ,

  江波粼粼石齿齿,杨柳沿堤迷远迩,农家接壤千畴香,梵宇凌霄一塔峙,

  载酒诗人漾小舟,鸣鞭归客趣行李,居者闲闲行者劳,几处山林几城市?

  园亭深秀是谁家,长垣缭绕芳径斜,焦叶棕榈韵相和,碧梧翠竹影交加,

  一童饲鹤自闲逸,一童斗鸡时纷弩 , 灵石九华延秀色 , 好花千朵扬奇葩 ,

  主人开轩酌邻穸,指话场圃饶桑麻,我欲相从分片席,揽接丘壑餐烟霞,

  雷声动地忽惊绝,长桥十丈亘空碧 , 奔流势挟蛟龙飞 , 五道寒光悬素帛 ,

  岩际廊槛谁所宅,慿栏认是蓬壶客,对此荡尽磈礨胸,不管人间洪泽劫!

  风前隐隐鸣素琴,高山流水谁知音?听者悄然各无语,长林激籁溪云沈,

  隔溪时有读书声,幽禽答响清人心,闭户著书岁月久,荫门几树柏森森,

  栈阁盘旋入云窟,关津迢递怅行役,蹇驴踯躅不能前,振辔相呼日将夕,

  断霞一片徹江红,流云几阵界天白,石梁高挂水帘垂,观者相顾感动魄,

  我写此图重太息,俯仰不嫌天地窄,茫然身世今何时?破碎河山心兀兀,

  我家旧住湘汉间,岩壑幽胜空尘寰,如何构患逢豺虎,腥风毒雾穷凶顽!

  此地即今无净土,故山猿鹤阻我还,载瞻四方亦靡骋,避秦何处叩元关?

  吁嗟乎 ! 山川满目空有泪 , 卧游亦倦天应醉 。

  

  诗中详尽交代了作画之初衷,即由眼见之景触动胸中之情,有感而发;进而感怀实事,慷慨而抒爱国壮志,不禁让人心中波涛汹涌、引起共鸣。诗中所述物象丰富,充满情趣,意境深远。字里行间吐露出诗人的田园志向、宽广胸怀,以及恬适淡远的心境。诗文在最后交代了创作的时代背景,使其由优秀的文艺作品上升为富含思想的爱国佳作。诗人记忆中的美好家园、大好河川,与现实中的满目苍痍形成鲜明对比,深刻揭露了当局者的软弱无能以及侵略者的凶狠残酷。诗与画相得益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二者缺一不可。此真可谓诗画双甲的传世之作。

  当时社友雅集,共同欣赏此长卷。画卷由樊增祥题签,题诗的有:樊增祥、张朝墉、陈士廉、周树模、路朝銮、罗惇曧、陈止、关赓麟、向迪琮、曹经沅、黄维翰、程炎震、赵熙等十数人。如樊增祥题七绝:“范水模山岁月深,千皲百染自沉吟,春明画社连诗社,可有争流竞秀心。”张朝墉诗:“生平湖海气,到处爪泥痕。墨妙王烟客,诗心洪雅存。”陈士廉诗:“画手前朝谁最工,四王吴恽名差同。两石山水亦奇绝,落笔便欲凌云空 …… 君性癖古无他嗜,搜罗名迹咨蹉跎;伏几临摹忘餐息,笔所未到神先通 …… 画苑寥落风雅歇,君才可障百川东,勿令此图遭俗眼,藏之名山比镛钟。”周树模题诗:“王宰工远势,郭熙作叠獻,以入诗人咏,烟云长在眼 …… 今见此岩壑,弥足娱岁晚。径欲策乌犍,历尽山万转。”路朝銮诗云:“我生恨乏卧游术,四十五年初弄笔;羡君少壮以画名,老去奇姿如鹤逸 …… 君今作画无古人,蟠胸浩气殊嶙峋。径欲 从 君乞笔法,来与溪山一写真。”罗惇曧诗题:“合置幼舆岩壑里,结想简文濠濮间,凭君舒卷烟云手,弹压千山与万山。”陈止诗道:“君家故多凤凰山,此卷去取随荆关,平生游迹半天下,问君何师师造化。”关赓麟题诗:“风流贺监能豪饮,醉后丹青若有神,腕底江山自葱茜,胸中文字见嶙峋 …… 满眼沧桑无净土,不知何处着吟身 …… ”向迪琮题二首择一:“为听蓴鲈负旧盟,十年辛苦寄王城,若为乞得孤峰住,听水听风过一生。”曹经沅题长诗道:“ …… 题诗郑重纪墨妙,慙无俊语追秀光。君家林峦傍楚泽,朅来烽火方苍黄 …… 画中傥有避秦地,令湖便拟从知章。”黄维翰长诗:“ …… 我友风流老贺监,上品丹青今沈周。山客水熊出豪素,神迭意设工冥搜。连峰插山青不断,飞泉满地碧戈流。烟岚变幻迷向背,草木荣落随春秋。”程炎震古风题诗:“山人本自不厌山,谁令尘土凋朱颜。先生胸中几云梦,怪底背下皆荆关。”赵熙诗云:“千岩万壑玉为胎,大笔胸横谢客才。绝代诗沽名士集,破空涛白雪山来。传家使作楹书守,爱国凭将宝轴开。虎踞龙盘无恙在,可令使信不胜哀。”

  从大师们的题诗不难看出这些饱学之士深厚的文化艺术素养,及对画家本人和作品的高度评价。可见,把他比作当代“沈周”、王烟客毫不为过。

 

 

  作于 1923 年的《江山秋霁图》,是两个长卷中的重点。画卷长 15.6 米,描绘江南山光月色,山石层峦,表现手法富于变化、构图精细。以平远为主,三远兼备,用墨浑厚华滋。画卷中或溪岸曲折,或平湖苍茫、蒹葭萋萋,或渔舟点点,或飞瀑击石,或层林尽染。全图表达了他愤于军阀混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期盼出现一个清平世界的美好愿望:

 

 

  拂素三丈六尺长,挥毫十日五日忙,

  处此雾瘴风腥之世界,写我山明水净之秋光。

  秋云冉冉雨初霁,秋风瑟瑟天已霜,

  岩壑高低绚黛赭,林木错杂辉丹黄,问我家何所?

  江汉云水乡,洞庭始波一叶下,

  晴川烟树暮苍苍,望美人兮泛赤壁,

  送客子兮临浔阳,五老嶔崎揖匡穸 ,

  小姑妩媚迎彭郎 , 金陵龙虎自终古 ,

  更有金焦两点秀出江中央 , 岚影波光揽不尽 , 海门东下青茫茫!

  我生踪迹半吴楚,历历名胜无时忘,

  某水某山钓游地,道逢猿鹤欣徜徉 ,

  一自缁尘溷京雒,翘首东南天一方,陵谷迁移竟何似?

  蓬莱三浅海尘扬,雪泥留爪那复记,云烟过眼安能详?

  何时手持绿玉杖,足蹑白云芒 ,

  重赋登临恣幽讨,万态收入古锦囊,

  诗情画意两相助,纵笔写我胸中藏,

  摹取春水春山宇内新气象,不须惨淡为秋妆。

  

  此诗与《千岩万壑图》题跋诗不同,起诗开门见山点出画卷宗旨,即于乱世思山明水净,“出淤泥而不染”;进而触发乡思之情,缅怀曾经的古迹名胜、世说佳话;最后寄意山水、赋情诗画,以此聊表壮志。诗文以美好愿望收尾,充分表达了诗人的宽广胸怀,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信心,让人倍觉柳暗花明。

  此卷由陈宝琛题签。题诗的有 : 樊增祥、左绍佐、周树模、郭曾炘、冒广生、丁传靖、闵尔昌、吴宝彝、郭则沄、路朝銮、萧延平、陈士廉、赵熙,所题多为古风长诗。由此可见艺界同仁们对他的由衷钦佩,及对他作品成就的高度认可。画作一出即为当时艺界人士所推崇,名噪一时。 1997 年该图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时,引起美术界极大兴趣,长卷笔墨功力深厚,堪称稀世珍品。如今已在世上留传八十载,愈发弥足珍贵。

  他的其他画作如《鹭鸶探莲》,形态逼真 , 维妙维肖;《春溪群牧图》 , 绘出初稿后,向农夫牧童征集意见 , 反复修改而成精品。他的每幅作品都是精心雕琢、呕心沥血之作,成为当代收藏家的青睐之物——

  一幅《山烟雨》近有树林浓墨点成、圆润浑厚;树下有斗笠翁过小木桥;树林延伸至两座大山耸立处,一深一浅与天际云彩辉映。真是别具一番风味,可见作者匠心独运之深厚功底及创新智慧。

  一幅《粗枝大叶》中红花出绿叶,叶大花疏清晰可数,线条简明扼要而又不失工笔雕琢,如大家闺秀般亭亭玉立、落落大方。

  一幅《仿赵松雪》乍看似龙腾祥云、脊背雄健;细看方知是山脉绵延、草木丛生、生机盎然。让人有如身临仙境、神游其中。

  一幅《仿黄鹤山樵》中有大山雄立、周有群山仰视,取景处翠松葱茏。只见山峦粗笔勾勒、淡雅柔和,树木工笔细绘、干脆利落;整体于挥毫中见精细,于浑然中现清明。

  总之,他的画,粗览细阅、由近及远和由远及近,不同观赏方法带来韵味迥异、观感千变、百看不厌。

 

 

 

  (三)近代杰出诗人

  所谓术业有专攻,毫无疑问作画是他的专业本行,但他的艺术成就不止于此。他是著名画家,亦是显赫的诗人。他的创作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游历名山大川之时,他不仅泼墨成画,而且吟诗抒情,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从他的诗作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自然、对生命的无比热爱之情,意境深远,耐人寻味。他不仅会吟诗作对,同时他还是一位多产诗人,共有诗作九百余首存世留传。

  他观察蝉、萤、蜻蜓、鱼等昆虫动物细致入微;对秋海棠、晚香玉、牵牛花、鸡冠花、玉簪花等花草树木情有独钟。他将这些自然天成之物入诗入画,让人如痴如醉,感叹造化神奇。

 

  蝉——万绿阴浓处,高吟抱一枝。

  雨中沉远韵,风际动幽思。

  晨夕常相警,春秋竟不知。

  驿门谁驻马,凄咽别离时。

 

  玉簪花——美人睡初起,斜插玉搔头。

  峭影重搂见,浓香万斗留。

  冰姿宜静夜,风韵耐凉秋。

  费却黄金钏,从伊买得不?

  

  他的诗文为世人推崇 , 工醇瑰丽,有时如白云黄鹤,有时如金戈铁马。著有《篑庐全集》 , 计百余万字 , 包括《南荃诗钞》 10 卷、《南荃正学》 2 卷。 卢弼 先生在诗集序言中写道:“履之以善画名天下,世之知履之者,第知履之之画耳,履之之诗文学行,几为绘事所掩,是第知履之之画者,不足以尽履之之生平也。”陈声聪论贺履之之诗道:“凡文艺家大多兼有他长,有一艺突出名世的,其他专长往往为其所掩,世人只知其能画,不知其诗亦早已名家,陈石遗所编《近代诗抄》中已选录其诗。近又见其诗数首,不独功力深厚,而在当时,权衡朝局,关心民疾,尤富爱国思想。”

 

  忧国忧民——浩气丹心谁为动,沉冤孤愤人共悼。

  公筠庵后谏草堂,两疏刊存气抑扬。

  此幅阅世同不朽,鬼神守护舰风操。

  贼嵩亦有遗墨存,万口唾骂公应笑。

  

  1922 年,他作古风一首:

  千门键钥行人稀,一声哀吁风凄凄。

  饥不得食寒无衣,昼犹可耐夜安归!

  长安市上谁启扉?残更向尽声渐微。

  朱门酒肉逐昏晓,野草无情载饿殍。

  

  这首诗无情揭露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表达了诗人对灾难深重的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

  他嗜酒能饮,独承其伯父之风范,亦承其艰苦朴素、奋发自强之风貌。卢弼云:“顾康善(恺之)善画而不能诗,杜子美工诗而不能画,从容二子之间者王右丞也。不佞则谓青莲斗酒百篇,豪饮狂吟,传为佳语,然能诗能酒而不工丹青。今吾履之则朋好聚欢,十钟不乱,诗酒兼雄,而又工画,太白辋川合而为一,亦足以自豪矣。”

 

  豪饮酣畅——把酒洋洋意已醺,绕栏呼啸乐吾群。

  今秋一叶乘风下,向晚千帆泊岸纷。

  渔唱愈高来远浦,燕行相续入层云。

  登临且领湖山胜,况值新凉又几分。(《晚宴岳阳楼》)

  

  他酷爱自然,寄情山水。将毕生情趣融入自然的和谐之中,可以说山水虫鱼成就了他的艺术才华,也可说他的艺术天分成就了山水灵气。

 

  山水有情——枫林一夜饱经霜,半着红色半嫩黄。

  秋似画师工设色,山如老妓尚贪汝。

  前溪水落危桥耸,曲径风生短袂凉。

  啼鸟催归行缓缓,诗情收入小行囊。(《秋日山行》)

 

  他游历了不少名山大川、历史文化圣地,由此拓展了视野,并寻获了大量的诗画题材和不竭的创作灵感,留下了许多壮丽诗篇,如:

 

  晚过赤壁

  帆饱西风一叶轻,榜师捩柁趁宵征。

  古祠罢赛旗初落,荒戍巡更柝自鸣。

  芦苇犹惊黄盖火,松杉遥拥吕蒙城。

  江东霸业终臣魏,天幸徒成竖子名。

 

  登滕王阁

  陵谷迁移不计年,偶登高阁意茫然。

  地传帝子名千古,风送才人序一篇。

  乐极朝云连暮雨,望穷秋水共长天。

  昔时歌舞知何在?愁听清商咽晚蝉。

 

  游石钟山

  大江灵奇无不有,选胜尤在彭蠡口。彭蠡异境天为开,疑是娲皇补天之石,散落忽飞来,一一坠入云涛堆。小者或为蛤蟆或为鞋,大者乃有大姑小姑双鬓排。石钟一座尤崔巍,江湖环映气佳哉,空中楼阁参差见,檐角飞溜扑人面。五步十步时盘桓,不知已在青云端。凭轩骋望风生腋,万顷鸥波天一碧。回眸层翠接匡庐,拂袖轻烟下彭泽,谷静时闻鹳鹤欬,潭深恐有蛟鼍宅。

 

  他人品高洁、爱憎分明,与人为善,对诗坛画界好友均有深情厚谊,在诗集中均有记载。如 1923 年陈诗曾去世,他题陈诗曾画写道:“胆气尤来大,挥毫自绝尘。只今人已往,剩有墨痕新。” 1930 年樊樊山去世,他赋诗四首,其一曰:

 

  年来减尽古都春,大雅云组倍怆神。

  古调顿伤琴韵德,遗诗犹剩墨痕新。

  才名一代推雄伯,史传千秋仰重臣。

  矫首乾坤文物尽,主盟坛站更何人。

 

  1930 年哀姚茫父:

  垂死难将笔砚焚,才行 卓越孰如 君!

  四愁凄断张平子,三绝空传郑广文。

  萧寺二年留病榻,姚山千古吊孤坟。

  羁魂好与罗虬伴,风雨晨昏唱和纷。

  

  他向往和谐友善、艺术无国界。自 1920 年开始,由金城和日本书画界协商开始中日绘画联展,一年在日本,一年在中国,湖社画会成立以后延续这一活动,作为湖社名宿他积极参与这一活动,在诗集中留有记载。如给日本画家作品题诗,画社宴请活动,偕荒木十久等日本画家登天寿寺吊明陵等。 1924 年有文献记曰:“画社同仁约日本荒木十久、渡边晨久、小室翠云等十五人出游居庸关,游八达岭长城赋长歌一首。”该诗 231 字,现摘录首尾:“自飞车浩浩驰惊飚,盘崖绕壑重重高。居庸一关势昭彰,三月春尽寒初消……天开图画供临描,摩岩埽石争挥毫。腕底烟云象外超,雍雍文化销戈予。”那时八达岭不象现在交通便利,那算是一项不小的活动了。诗中既写了自然风貌,又表现出中国画写意再现客观自然景物的艺术主张,以及通过文化交流消除战争带来的伤痕这一美好愿望。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北京出现了许多诗社,其中有一个影响较大的称之为“漫社”,它成立于 1921 年。当时有很多社会名流加盟,他作为诗社的中坚骨干活跃于中国诗坛,成绩斐然,有目共睹。

  (四)优秀教育家

  他既是绘画的实践者,又是将其导入课堂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他从事美术教育多年,美术理论研究成果丰富,弟子如云、桃李满门。

  在封建势力即将土崩瓦解,西方先进文化不断涌入的历史转折期,他目光远大,思想进步。在任外语学院院长时,他深知欲振兴中华需引进外国先进技术,需培养外语人才。他兴办教育,推行开明文化,培养了大量进步人才成为后起之秀。他曾作诗聊表此志:“名馆储才著远猷,济时贤相每先忧。车书中外情意恰,文物东南美尽收。言语一科臻妙选,折冲他日裕良谋。安邦应有交临道,扰攘风云遍五洲。”

  此后, 1918 年北大书法研究会成立, 蔡元培 先生聘他为导师,同时受聘的还有陈师曾、汤定之、徐悲鸿等; 1920 年他参加创办中国书法研究会; 1926 年林风眠创办北京艺专,聘他为教授,后又为北京美专教授。执教期间,他尽职尽责,成就颇丰。胡佩衡称其“工古文及古风诗,画山水、人物、花卉疏朗有华夏风格”(中国美术家名人辞典)。

  他不仅善画而且自成一套绘画理论,是绘画理论界界资深评论家,对绘画理论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著有《论中国山水画之派别》,发表于 1927 年湖社月刊 1 期。

  其中有其对绘画的界定 : “画者,游艺之一端,虽属小 道,而旨趣之微妙,义理之高深,往往集月累年而不能竟其业。山水一门,尤绘事中之至为难能可贵者也。”还有其习画心得:“ 诸 君有志于山水,请先与论古之山水大家,以至尚友之意。”

  文中关于历代名画家的评论尤为经典:“六朝以前,精绘事者,多作人物花鸟佛道鬼神之类,至晋之顾恺之,宋之陆探微,梁之张僧繇等,始兼以山水著称。然代远年湮,其真迹已不可见。有唐一代,吴道子称为画圣,其写蜀道山水,岚光云气。实有化工在其笔端。次则李思训昭道父子,画极工丽,金碧辉映,为一家法,号称北宗。王维画中有诗,天机超妙,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为南宗所自始。卢鸿高旷淡远,笔意与王维相埒。王洽泼墨淋漓,开百世云山之祖。荆浩关仝皴钩布置,匠心独运,皆能自辟宗门,为当时脍炙。大抵唐人之画,巧法相兼,虽斤斤规矩,而意趣自极生动。”

  宋代画家,他评价“王洗之体裁瞻丽,郭熙之风格整峻,并有唐世作者之风。米芾米友仁父子,云山远绍王洽,而神情酣畅,笔墨圆融,且过于王。迨夫南宗刘松年、李唐、马远、夏珪之流,均不懈而及于古,但神韵稍衰耳”。

  元之画家“黄公望、倪瓒并称逸品,黄有浅绛水墨二格,卓绝恆流,倪则意境幽淡,不食人间烟火”“王蒙泛濫,唐宋名家,风神特异”“唐人尚巧,北宋尚法,南宋尚礼,元人尚意,至于尚意,无怪乎空前绝后,莫与比方也”。

  明画则“远不逮元,而杜沈文仇唐董诸家,亦各有精能独到之处”“仇英秀雅华瞻,继武伯驹,唐寅任逸不羁,而画法精妙,于工细妍丽之中,别饶神韵”。

  清代画家称“吴历师法元人,神韵独绝,与王翚齐名,意境更胜于翚,恽格品高学粹,秀骨天成,其于山水,虽让王翚独步,而风致超逸,实有翚所不能及者”“清代画家,巧不如唐,法不如北宋,体不如南宋。即曰尚意,意亦不如元”“以四王吴恽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甚乃推王翚为集古今之大成”。

  他对画史的概述可谓精确简练,对画师大家的点评堪称精彩绝伦,留待后人悉心考证、咀嚼品味。

  他培植了许多名画家,如胡佩衡、吴镜汀、秦仲文、惠孝同、王雪涛、李苦禅等,绘画技巧与理论心得得以留传于世、荫被后人。在教育理论及技艺切磋上常有往来的好友有林琴南、齐白石、徐悲鸿、陈散原、樊樊山等,贺之画常由樊樊山题句,有“贺画樊题”之称,相得益彰。他曾赠与弟子王文农一幅枇杷没骨石立轴,王后拜齐白石为师,展画请为题字。齐白石欣然题曰:“履之先生,吾之良友也,工诗文,花果纯带书卷气,吾自想与较之,不觉惭然,文农弟得此宝,白石齐璜题。”真乃馨香满天下,无人不识君。

  名门自有后来人,贺家人才层出不穷。他三女儿贺翘华在父亲的熏陶下,学诗习画,山水崇“四王”,人物学陈洪授,十七岁便成名。她的山水长卷有张大千、谢稚柳的题跋并得到了他们很高的评价。 1932 年她所绘画的《董小宛》、《屈原像》和近百副山水画及工笔花鸟画远赴巴黎、日本参加中国画展,后来她在莫斯科举办个人画展。她很多佳作被国外收藏。文化名人王宗英称她为画坛佳人。钱钟书以她作为《围成》中 董 夫人原形,把她的画和美貌描写得淋漓尽致。钱钟书还为她题写《叔字夫人贺翘华画册》。贺翘华的绘画功力深厚,年过八十还能仿齐白石画作。 1931 年 齐白石 老师亲访雪芹故居,在崇文门外卧佛寺曾给《红楼梦断图》并题七绝云:“风枝露叶向疏栏,梦断红楼月半残。举火称奇居冷巷,寺门萧瑟短檠寒。”时过境迁,诗在画遗,周汝昌知道贺翘华笔法老到,有白石风格,求她补遗,她背仿有似,深得周汝昌赋诗夸奖:翘楚艺坛传授笔,华严梵境写芹轩。贺兰民族闺帷秀,家世犹闻水绘图 …… 她的画和丈夫的诗被收录《曹雪芹卷》。她和父亲一样,交流甚广,戈公振、戈空仅、徐悲鸿、梅兰芳、胡蝶等名人是她家常客。他孙子贺伟国承家业,嗜爱丹青,临摹祖父画作。拜祖父弟子秦仲文、惠孝图为师,研习山水画,追求诗书画三绝的艺术境界,遨游山水,饱览群秀,怡然心悦,画下山水,赋志感怀,写上诗篇。笔耕墨耘,磨砺精深几十载,成为一级美术师、北京专业画家、北京美协会员,多次参加国内外画展,他的作品深得中外人士喜爱、收藏。他曾孙女贺怡兰出生书画世家,潜移默化中天生就会绘画,上幼儿园时就小有名气, 1988 年获北京东城区绘画一等奖,其作品《马洛公园》还赴日本参展,现在她是一名文化部对外交流使者。

  1997 年 9 月 23 日 在中国美术馆主办“贺良朴四代同堂画展 ”, 深受美术界、艺术界好评,如冯亦吾题诗:“家学渊源书画诗,主工山水又能诗。游踪所至皆传播,艺苑蜚声概可知”;又如孙菊生诗云:“篑庐前代贤,家法世相传。丘壑胸中有,山河笔下源。革新归后造,创作着先鞭。老骥空伏枥,英雄出少年”,还有齐良迟“千秋笔墨惊天地,万里云天入画图”。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北京日报等各大新闻媒体均作了报道。

 

  (五)进步爱国志士

  清代末年,正值朝廷腐败懦弱、时局动荡不安之际。 1896 年,他目睹封建腐朽、民不聊生,痛感肺腑,常因忧国忧民而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有诗为证,曰: “朝阳谷里射妖星,此日天吴不效灵,精卫衔冤拳石碎,馋蛟带怒血潮腥,疆臣束手输全局,黔虏乘机诩建瓴。犹有孤忠酬一死,辽东寒月吊冬青。”又有诗曰:“猿鹤虫沙心已降,鱼龙夜泣急涛撞。一军气尽田横岛,三北辱连箕子邦。忍献楼船穷引虎,洞开门户吠天庞。烟荒雾瘴愁何限,纵敌追龙鸭绿江。”由此可见,他痛惜甲午中日战争之失败,事虽已过犹义愤填膺,悲疆臣之无能,叹国事之衰败。

  他反对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对外俯首称臣、对内残酷镇压,其深沉激愤之情溢于言表。 1900 年作诗云:“蛾眉祸国气何骄,罄竹难书罪万条。请看域中谁是主,檄文声讨为临朝。”这是对慈禧的痛斥,好比当年骆宾王对武则天的檄文声讨。

  他关心时局、着眼于改革。他曾参加同盟会,支持戊戌变法,与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交往甚密。 1897 年,梁启超在长沙讲新学、培养变法人才之时,他赠诗曰:“谋国谁为借箸筹,识时豪俊独先忧。上书贾谊声华茂,下榻陈蕃礼遇周。南学求新名士耻,东林构衅党人愁。惊鸿好向冥冥去,罗网弥天恐未休。”痛惜戊戌维新之失败,为改革人士处境危险而深感不安。在当局肆无忌惮屠杀改良派人士时,他和梁启超一样东渡日本,这才幸免于难。

  在任上海广方言馆监督时,他曾与张伯纯一道会晤 孙中山 先生,拥护并积极 支持孙 先生的民主革命事业。他创作了《五洲三十年战斗史》、《海侨春》和《海侨春传奇》曲本 , 揭露和斥责美国资本家贩卖华工的罪恶。此曲本被阿英辑入《晚清文学丛钞》。

  他不仅关心时事政治,倡导政治革新,而且积极推进画界改革,主张“继承传统,博采新知”。时值民国初期,针对当时画界某些偏激人士否定传统,打倒“内在”,认为中国画已到穷途末路的现象,包括他在内的北京 5 位知名画家,于 1920 年在“ 提倡艺术,阐扬国光 ”的旗帜下统一起来,成立了“中国画家研究会”,即后来的湖社画会,他担任该会的评议。在 1927 年湖社正式成立时,湖社月刊载文称:“贺履之乃吾国画界资格最甚之大家,作品雍容大雅,毫无时习,识者得其片纸视为珍宝,其价值之名贵可想也。” 湖社画会的创始人是金北楼,也是首任会长。 金北楼 先生名绍城,书画署名为金城,因 金北楼 先生旧号 " 藕湖 " ,其弟子均以 " 湖 " 字为号,著名画家叶恭绰、陈半丁、于非厂、溥儒、徐燕孙、胡佩衡、秦仲文,马晋、王雪涛、吴滰汀、汪慎生等均为会员,张学良、梅兰芳则为画会好友。他作为湖社的资深评委在当时享有盛誉。

  “九·一八”事变后 , 他作《登黄鹤楼》 ( 调寄满江红 ), 鞭鞑日军罪行 , 抒发爱国热情。 1937 年芦沟桥事变 , 他忧愤成疾 , 双目失明 , 于 11 月 23 日在北京逝世。

  贺良朴一生志存高远、功绩卓著,不仅将贺式门楣发扬光大,而且使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备受世界瞩目。清末吴挹清任意大利公使时,曽将其数十幅作品参加罗马展览,荣获殊荣,并获意大利政府颁予勋章。还多次参加日本展览深受好评,且作品被英国伦敦博物馆收藏陈列。

  虽然一代大师离我们而去了,但他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是不朽的。他豪放豁达的胸怀,跌宕潇洒的诗句令人赞叹。充满爱国激情的他,痛斥满清民国初腐败政治,深沉的感情充满在诗篇中。他的爱国热情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的认可,六十年代,陈毅副总理与文化名人 昌鹤亭 先生商量出版他的诗集。只可惜因文革扰攘迁延下来。直到八十年代才由他六子贺揆上、三婿昌孝鲁、五婿胡靳吾、孙贺燕民、贺廷和、外孙索天章、曾孙贺轶凡从《篑庐全集》中选辑三百余首,出版《贺履之诗词选》,并请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周谷城题写书名。

 

 

  周谷城副委员长观看了《千岩万壑图》和《江山秋霁图》及其它画卷后,很有感慨地说:“诗书画三绝,太难得,应好好宣传。”笔者在此概述其生平,意在弘扬其艺术成就与品格操守,若能引世人缅怀实乃吾之宿愿,亦为逝者之慰藉,如此幸已。

 

(附:笔者在此衷心感谢贺良朴的嫡孙—— 贺伟国 先生为本文提供宝贵史料)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中国名人名家 金城书画院 腾讯网 人民网 新华网 网易 搜狐

版权所有: 北京时代金城书画院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20号汇通商务楼42号楼201、202室 电话:13910726678
Email:wyd188@126.com 中国国家信息产业部:京ICP备19048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