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书法恩师陈振元先生
顺天书法李春生
陈振元先生是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的院长,也是我涉入书法领域中的四位恩师之一;他的突然离世,让我们无比震惊和悲痛。
陈老先生是各界所尊敬和爱戴的教育工作者,著名书法家陈振元先生因病于 2017 年 1 月 21 日 10 点 28 分在北京不幸辞世,享年 72 岁。
陈老生前三十余年奋战在教育领域,兢兢业业致力于国家人才的培养,桃李满园,陈老在晚年全身心投入到自己所热爱的书法艺术领域,不但其作品造诣精深,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尚著书立说,力图进一步向广大书法爱好者推广书法艺术。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忽猝然离去,家属无比悲痛!陈振元先生追悼会定于 2017 年 1 月 23 日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梅厅举行。
以上是央视网络媒体的讣告,我得到的通知略早于讣告。 1 月 21 日下午我听到陈老仙逝的消息后,我的第一反应是要回京送送陈老,便托人开始从网上购洛阳至北京的火车票或高铁票,一月下旬正处春运最高峰, 22 日的进京车均无票。无奈之下,我托师弟洪亮代我向陈老献束花。那两天,我虽在洛阳老家,但也和书院的同仁们,以各种方式向陈老表达了我们的敬慕之情。
中书院实名交流群中,大家利用微信的方式追忆和传播了陈老与大家相处的方方面面。
陈老的离去是中国书法界的一大损失。
陈老人品好,书法好,德艺双馨,他把平生所学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了大家,他大气,大度,随和,从不急功近利,从不拉帮结派,无论官大官小,一视同仁,没有架子,是我们尊重的好师长、好兄长。
陈老治学严谨,为人师表,胸怀苍桑,脚踏实地,他传承文化,笔耕不辍,为国家和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陈老一生为全国百姓书写了近十万幅书法作品,为后人留下了一部书法精品选集,一部书法教材和 9 千余字的书法字模。他倒在了为中国书法事业不断进取奋斗不息地路上。
中书院、书画界联合会、全国书法爱好者。在中书院网上和微信群中,发了很多这样感言片段。凡认识陈老的人或知道陈老离去的人,都在网上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了追悼和怀念。我也一直在网上为陈老祈祷着。
看望师母
二月十七日晚我回到了北京,十八日的第一件事就是约上了宝银、洪亮、连堂三个师弟一同去看望师母。那天阳光灿烂,天也给力,没有任何凉意。我们在小区旁买了些水果就到了陈老家里。那天师母一人在家接待了我们,尽管师母还在亲人离世的阴影中,但她的平静让我们放心了不少。在短短一个多小时的看望中,师母讲述了陈老发生意外的前前后后,但主要原因是:在楼门口的台阶处,一脚踏空了台阶,使其后脑勺着地,脑内有了损伤,在中日友好医院当天就进行了开颅手术,并住进了重症监护室,成了像植物人一样的病人。医院不让探视,家人也不让陪护,所以没通知你们。在与师母的交谈中,我们向师母表达了三层来意:
一是我们都是陈老的书法学生,老师对我们恩爱有加,看望师母是想让师母知道学生们没有忘记陈老师的栽培之恩,也是给师母一个宽慰,希望师母尽早从悲痛的阴影中走出来。
二是想告诉师母,老师手头上未完成的工作,需要我们学生做的,请师母尽管吩咐,我们把手机号给您留下,有事可随时呼唤我们。
三是我们几个学生还想在清明节时去墓地看看老师,想尽量不打扰师母家人的扫墓,时间上想给师母沟通下。
三层来意讲后,师母讲了她对我们几个学生的情况了解,讲了陈老师教材一书即将出版的情况和未来教材的分发和推广,几个学生都分别向师母表达了继承老师遗愿,完成他未了的心愿。对推广教材一事,学生都愿出力帮助,并给师母留下了手机号码。
席间师母从书房又拿出来陈老的精品遗作,给我们每人一幅,让我们作为对老师的一个永久纪念。这个大礼,让我们一时无所适从,为了永久的纪念,我们就这样收下了,并道别了师母。
次日我们几个学生又聚在一起,回顾了陈老的为人,为师,为书法的高尚品格。我们围绕如何传承老师的书法和完成他的遗愿形成了三点共识:一是号召陈老的学生都主动帮助推广老师的书法教材,二是每人为陈老写一篇回忆性的纪念文章,三是清明节去墓地祭拜一下陈老。
陈老对中国书法的贡献可以说是巨大的,是当今书法者不可比拟的,他一生向社会各界朋友书写了达七万余幅书法作品,留下了两部书法著作,一部 18 法书法教材,一部精品书法选集。更重要的是为国家北大方正书法字库完成了 9333 字的书法字模的撰写。
陈老先生是我最敬佩的老师之一,对他的仙逝无比悲痛,我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我对他的敬慕和思念。
2017 年 3 月 6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