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JAVASCRIPT" CODEPAGE="936"%> 金城书画院

 


*守正创新 尊敬传统——刘纯华被评为2023年度最具影响力艺术家

*艺术之家数据库-头条:2023年度最具收藏价值书画家——刘纯华

*艺典轩-北京头条:2023年度最具收藏价值书画家——刘纯华

重要通知

各位同仁好:
  京津画派官网,京津画派研究中心网站因前几年疫情,网站有两年时间没有组织活动,网页更新迟缓。应广大会员要求,在有关会员的积极支持下,业已激活,即日起重新展开工作,希望同仁们积极投稿。
  稿件要求:
  会员亲自参加的文化艺术活动;会员创作的书画作品;会员受朋友之托也可以推荐作品;会员认为可以提升画院和个人的新闻;研究理论学术论文;会员参加的有意义的社会活动。
  稿子文字自负,编辑有增删的权利。

北京京津画派研究中心

主席: 刘纯华

电话:13910726678
网址:www.shuhuajd.com
邮箱:lch6678@sina.com


  刘纯华先生于2009年3月通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职业培训项目艺术品鉴定师岗位培训考核,获得中国就业培训指导中心颁发的职业培训证书。

招聘启示

 
根据工作需要,京津画派研究中心官网招聘副总编辑一名。
  要求:新闻或相关专业;从业三年以上;最好有市场策划、营销经历;在北京有住房;组织过大型活动优先。吃苦耐劳,为会员全心全意服务,有牺牲奉献精神。

 

 
章育中著名医药科学家的赤子情怀

特邀记者 韩家水

  作者按:此文曾于2013年初发表在《中国人物传记》杂志2013年1—2期,其时,先生已深卧病床处于弥留之际,半年后,即2013年6月12日端午节,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仙逝。今年端午节日,恰先生仙逝一周年,兹重发此文以志纪念。文章稍有改动。

  1949年初秋的一个拂晓,浩瀚的太平洋一望无垠,浪涛激涌的海面上,一群海鸥展翅翱翔,争相拥抱旭日东升的光彩四射的前方。

  “嘟……嘟、嘟”,一艘由美国旧金山开往香港的大型豪华游轮,正迎着朝阳劈波逐浪昂扬前行。

  甲板上,一名西装革履高大硕健的中国青年,迎着凉爽海风,步履稳健的悄然踱步。他深邃而睿智的目光,眺望着遥远的东方,血色的朝阳一寸寸攀升着,他紧缩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额庭饱满的俊朗脸侠溢出了灿烂红光。他在默默自语,自己饱受屈辱的祖国,不正象这徐徐升起的骄阳,一点点碾碎黑暗,一点点驱走魔障,在世界东方基点上日益茁壮起来吗。

  想到自幼受父母谆教,刻苦读书以求真学报效国家,不惜离乡别母跋涉重洋求学,如今学有所成抛却富贵生活,就要回归母亲怀抱,去孝敬刚刚站直身躯却仍是体弱多病的祖国,他的心情就像这波涛汹涌的大海激荡万分。

  一只勇敢的海鸥鸣叫着贴着游轮滑过,青年的目光追随着疾去的海鸥背影,射向邮轮的正前方,直至天际那一轮绚烂如火的朝阳……

  这名青年,就是建国前夕我国第一批归国留学硕士生,回国后,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从事药物研究工作,我国著名药物分析化学家——章育中。

  20世纪80年代曾轰动全国的电影《第二次握手》中,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工作的男主人公——科学家苏冠兰,就是以章育中那一代在该所工作的药物研究科学家为原型而塑造的电影人物。

  生于水火年代 植根忧国思想

  1919年12月17日,江苏省武进县(今常州市)的一个城市家庭内,“哇……”,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向沉睡的大地宣布了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其饱满的蹄哭声,告知亲人“我是一个健康聪颖的男孩!”

  年轻母亲和其在外经商初为人父的年轻丈夫,看着啼哭有力的儿子,心中充满了无比喜悦。夫妻俩满心欢喜地把蕴藏多时的“宝贝”慷慨赐给了给他们带来欣喜的婴儿,希望“宝贝”一生呵护儿子,给他带来美好人生,虽然婴儿还不晓得领受这份亲情。几年时光一晃而过,婴儿已长成个健康、活泼、聪明的儿童。初晓人事的他,高兴地领受了出生时父母惠赐他的“宝贝”——他的名字“章育中”。这个“宝贝”似乎冥冥中标定了他“以其才智报效中华”的人生轨迹。

  章育中是家中的长子,他的童幼年时代,与母亲朝夕相处。其母出身大家闺秀,知书达理,正直豪爽,心怀慈善,谨言慎行。他从小耳濡目染母亲的优秀品格,并视为日后走向社会的行为规范。其父在上海一家商铺工作,经年累月忙得不可开交,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家。

  章育中出生成长的年代,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正承受着国内四分五裂外受洋人欺辱的巨大灾难,中国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幼年的章育中看在眼里愤在心中,但此时的他并不明晓中国的百姓为何会如此穷困羸弱,诺大的中国为何要受列强欺压和掠夺。

  时光速去,章育中已到了上学的年龄,对儿子寄予厚望的母亲,把他送进了一所常州最好的小学。章育中从此开始了他的启蒙学习。学校的老师国学深厚,把拯救国家命运的期望全部寄托在了孩子们的身上。老师每周都要给学生们讲述国内外局势,向学生灌输爱国思想和品德教育,教育学生要正直做人,勤奋读书。激励学生今日中国贫弱,日后你们应以真才实学报效国家,振兴中华。

  19世纪20年代震撼华夏大地的“五四”运动、 “五卅”惨案和“五三”惨案(又称济南惨案),给中华民族烙下了深深的记忆。当时,学校师生每年的五月都要多次举行纪念活动,激发了章育中幼小的爱国之心。他心中默想,为使祖国强大,不受列强欺侮,为使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我一定要刻苦读书。

  章育中天资聪慧,加之勤奋不辍,在常州读完小学后,顺利考入省立常州中学就读初中和高中。

  当时的省立常州中学是江苏省的几所重点中学之一,校纪相当严格,对学生的学习起点要求也比较高,学校采用的数理化课本,一部分是用英美的英文版本教科书,几年下来,学生们都打下了很好的英文功底。

  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也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积极爱国思想,培养学生担责、助人、友善、守纪、诚信等优秀品德,铸造了章育中一生的人生观。

  1937年“7.7”卢沟桥事变后, 8月13日,日本海军陆战队开始进攻上海,民国政府随即应战。双方共计投入100万余兵力展开了连续数月的殊死激战,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凇泸会战”。上海失守后,日军相继开始进攻南京。

  章育中在读高二时,正值日寇疯狂进攻上海、南京之时。他的家乡常州离上海很近,每天都有日战机轰鸣着飞越家乡上空。目睹日寇的残虐侵略、屠杀,百姓生灵涂炭,章育中悲愤交加,然而年幼的他只能力挺双手,和师生一道同仇敌忾高唱抗敌歌曲。

  1937年10月,战事逼近常州时,学校已不能正常上课,于是章育中随父母和弟妹匆忙从常州逃难到长沙,在长沙登记进入当时的流亡中学——国立第三中学(在贵州铜仁)继续学业,1939年,他以优异成绩从高中毕业,同年在贵阳考取国立西南联大化学系。

  昼夜苦读 立报国宏志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在1938年联合组建的大学,位于今云南昆明。国立西南联大继承了三座大学的办学原则,坚持学术独立,思想民主,学校内学术氛围浓厚,爱国思想活跃。

  国立西南联大化学系集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的化学教师于一系,聚集了杨石先、孙承谔、张大煜、高长庚、谢明山等一批享誉极高的化学界专家学者。其学术水准、讲课内容和所用的教材,可以说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等一流大学是相当的。但因战争的恶劣环境,学生做化学实验的分量比战前少多了。

  章育中在西南联大化学系读大四时,杨石先先生教授的药物化学是用英语讲课,章育中等许多学生考试时都是用英文答卷。1943年章育中从西南联大毕业时,他的班上共有20多名同学,他的成绩位居前五名之内。因成绩较好,他受聘留校当助教,直到1946年西南联大结束,三校北迁。

  西南联大师生继承了“五四”和“一二?九”运动的光荣传统,有着深厚的关切国家民族命运的爱国主义精神。

  1945年11月25 日——12月1日,西南联大6000余名师生在校内举行反内战,反独裁,要和平时事讲演会,遭到反动派暴徒的镇压。造成联大师生4人死亡,25人重伤,轻伤30余人。这就是震惊全国的《一二?一》惨案。西南联大教授闻一多在之后演讲时亦遭特务暗杀,其子受重伤。由此点燃了全国人民的反抗激情,纷纷向当局表示抗议。

  其时,章育中在西南联大当助教,耳闻目睹了惨案真相。由此,章育中对重庆国民政府痛恨之极,盼它早日垮台。同时,也坚定了他赴洋留学,寻求科技报国的决心。

  海归硕士 赤子爱国心浓

  1947年,一介学子章育中远渡重洋来到美国。他先在丹佛大学化学系学习了一学期,相继于1948年1月考入明尼苏达大学药学院攻读药物化学专业。当时,明尼苏达大学药学院教研水平属于全美高校前列。

  留学两年多时间里,章育中惜时如金刻苦攻读,他在饱读药学、化学的新理论新知识的同时,还勤于动手一丝不苟地进行各种实验操作,努力掌握各项实验的新技术。1949年春章育中以优异成绩获得硕士学位,因他理论和实验课成绩优秀,被该校药学系和化学系的社团(fraternity)吸收为会员。

  1949年,国内解放战争形势一片大好, 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占领了南京,宣告22年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灭亡。新中国建立指日可待。

  这时,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向国外爱国华侨和留学生发出了召唤,希望他们回归祖国怀抱,为建设新中国贡献才华。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诱劝和阻拦中国留学生不要回国,许诺给他们提供优越工作环境和优厚生活待遇。

  章育中胸怀一腔爱国之心和对新中国的向往,积极响应祖国的召唤,克服重重困难,毅然放弃了国外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选择了报效祖国母亲的回国道路。

  1949年8月中旬他毅然乘船离美返国。

  轮船从旧金山出发,途经檀香山、马尼拉和东京,船快行驶到上海海面时,章育中心情十分激动,恨不能立即扑进祖国母亲的怀抱,但当时船尚不能在上海靠岸。9月初船顺利抵达终点香港。

  在香港,章育中停留数日,拜访了负责回国留学生联络工作的香港中文大学讲师曹日昌(清华哲学系,留英),章育中请他写了去北平的介绍信,翌日便乘飞机回到了日夜想念的祖国。

  建国初,章育中作为第一批归侨、归国留学生代表,登上天安门观礼台,并受到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接见。

  研教不倦 领航医药科研

  学成归国报效母亲,章育中回国后,从此开始了他自幼所立以其真学报效祖国的科研强国之路。

  1950年9月至1956年12月,章育中受聘于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任讲师、副教授、无机化学教研室主任。期间受卫生部委托,与人合著两套无机化学教科书,被分别作为大学药学专业和中级药科的无机化学课教材。

  根据国家需要,1957年1月,他被调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当时称中央卫生实验院药物系)分析室任副研究员,在这里工作了25年。他在这里的科研工作主要是从事中草药中各类化学成分(如生物碱、黄酮、皂甙等)的定量分析工作。

  中草药成分定量分析,在1960年以前,国内外大多只能测定其中某类总成分(如总生物碱、总黄酮、总挥发油等)的含量,但要更深入测定总成分中某单一(单纯)成分时就比较困难。然而总成分中的各个单纯化合物药理作用可能差别很大(例如阿片中含二三十种生物碱,吗啡用于麻醉镇痛,可待因用于镇咳),因此只测定总成分并不能说透中草药的药理药效。

  1960年前后,国外开始发展了色谱法(以前称层析法、层离法、色层法,后中国科学院命名称色谱法),使化学的分离分析方法有了长足的飞跃。

  在药物所,大多数中草药的分析工作是需要创新的,因为每每从中草药中分出新的成分,都要测定其化学结构和药理作用,以及其含量,因此要有针对性的设计新的分离和分析方法。1960年之后,章育中率先试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含生物碱、黄酮等成分的中草药,他的多篇分析实验论文在《药学学报》和《药物分析杂志》上发表,这些研究成果 ,一部分已在实际药物分析中得以应用,助推了中草药研究的科研发展。

  对各类药物分析实验,章育中身先示范,他一面亲自动手做实验,一面指导年轻同志的实验,还趁实验空隙阅读近期分析期刊,密切关注国内外科研动态,为药物所理论研究和实验水平的整体推进发挥了巨大作用。

  章育中参与研制的山莨菪碱,是从青海等地的中草药唐古特山莨菪中发现的一种新生物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从1966年开始,通过提取、分离、化学结构测定、人工合成、药理和临床试验,已把它发展成为一种新药,并收入中国药典中。该药具有明显的抗胆碱作用,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此项研究成果获得二等国家发明奖。

  1981年6月,根据工作需要,章育中调入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承担创建化学分析室的重任,建立和设计中药化学成分分析和方法,任该室首任主任、研究员,兼中国中医研究院和中药研究所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研究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并同时担任《药学学报)和(药物分析杂志》的编委。

  1981年和1982年夏,他和所领导两度到日本商谈科研合作项目,并参与订购化学和分析仪器。他为分析室订购了紫外分光光度计,薄层扫描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旋转制备型薄层色谱仪,半微量分析天平等精密仪器。在订购仪器过程中,他对仪器所选定的型号及其性能,零部件的配置,都认真考虑。

  1982年“五一”节后,分析室的仪器陆续送到分析室,他认真负责每一台仪器(气相色谱仪除外)的安装、调试和试运转。他日以继夜地工作,有时工作到晚上11点,就睡在实验室,第二天早晨7点起来再接着干。经过连续二三个月的昼夜奋战,全部仪器均已调试正常完毕,而章育中本人则瘦掉了十几斤。随后他带领年轻同志熟悉仪器,开展实验工作,并于次年完成了各项实验分析,写出了学术价值极高的科研论文。由于化学分析室科研成绩突出,被评为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先进科室。

  1986年,章育中受九三学社委派,前往西部偏远省份助力当地科研开发,到银川和乌鲁木齐讲学两周,为当地培养了一批药物科研人员,为支援西部科技提升和经济建设发挥了一位科学家的应尽职责。

  涉险山探秘 著书撰文不辍

  在药物所工作期间,章育中常常深入基层单位开展教研工作,跑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为所到之处培训了大量医药科技人员。1967年和1968年两次到青海西宁分析山莨菪碱;1971年到哈尔滨提取满山红;1975年到承德分析照山白;1976年到桂林分析少年红;1976年到韶关调查和发掘粤北山区的中草药……

  当时正值“文革”红卫兵全国大串联,交通拥挤,往往是一连数天的行程,他也只能买到一张硬座火车票,疲困难耐时,就躺在车厢的地板上休息。他一到目的地,便立即投入工作,在当地简陋实验室里,对草药样本进行检验分析,经常是通宵达旦废寝忘食。他把研究成果及时整理成文,并对当地科研人员进行现场培训,用科研成果服务当地人民。有时,为获得第一手虫草研究资料,他还亲自和当地同志一道,不畏酷暑,不畏蛇虫,顶着烈日,跋山涉水,进深山老林采撷草药,受到当地同志们的敬佩和尊重。
40多年来,章育中著述颇丰,他发表中草药成分定量分析的科研、实验论文多达数十篇,主编了《薄层层离及其在中草药分析中的应用》(1978,北京,科学出版社),该书是国内最早介绍用薄层色谱法分析中草药的专著,多年来在国内被广泛应用;与他人合编《薄层层析法和薄层扫描法》(1990,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该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地论述薄层扫描方法学和应用的专著,受到读者的好评;他是《中药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6册的编委,该书的出版对中药的整理和提高,起了重要作用。

  他在1981年获得国家二级发明奖的《新药氢澳酸山莨菪碱》课题中(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明奖励目录”,1979年4月~1981年7月,第44页;国家科委发明评选委员会发表公告和获奖人名单,见1981年8月6日光明日报和8月8日北京日报),负责山蓑若碱分析方法的建立和质控;在1985年获得卫生部甲级成果奖的《正柴胡饮的研究》中,负责中药成分分析方法的建立和质控。
  1986年章育中受中国药学会委托,在北京多次举办薄层扫描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学习班,为全国培训了一大批青年骨干,极大地推动了中草药质量控制的标准化研究。
  数十年来,章育中培养的许多优秀医药科研人员,在专业基础知识、实验技术及英文水平方面都得到他的严格培训,现多数已成为所在单位的科研骨干,有的被派往美国、欧洲、日本深造和工作。

  1990年,章育中从岗位上光荣退休了,但他的工作并没有就此停止,从1981年到2013年6月去世前夕,他一直担任《药学学报)和(药物分析杂志》的编委近30余年,并经常为《中国药学杂志》和(中国中药杂志》审稿,还为WHO派到我国的越南、泰国、老挝和朝鲜等国外宾讲课,深受外宾欢迎。直至临终前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他依然笔耕不缀、勤奋工作。
  2011年9月12日,美国拉斯克基金会,把全美最具影响力的医学大奖,授予八十一岁的中国女军医屠呦呦,表彰她和她的同事们发明的一种药物,缓解了全球数亿人的痛苦,并在100多个国家拯救了几百万人的生命。这是拉斯克奖设立65年来首次颁给中国科学家,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
2012年初,记者采访章育中的子女获知,章育中作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1990年退休前曾是屠呦呦的同事和她在北医学习时的老师。2011年9月中旬,当时正躺在病床上已逾90高龄的他,从报纸上看到屠呦呦悉获奖消息后,兴奋不已,并由衷的向屠呦呦和仍奋战在科研岗位上的所有同事们,表示了最诚挚的祝贺。

  耿耿赤子情怀 万世流芳不谢

  赤子爱国 ,鞠躬尽瘁;献身科学 万世流芳。
  2013年6月12日,正是全国人民纪念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 的端午传统节日,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九三学社社员、著名药学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章育中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京逝世,享年94岁。
  2013年6月18日上午,八宝山革命公墓菊厅气氛庄严肃穆,章育中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这里举行。章育中先生的遗像悬挂在告别厅正中央,遗体安放在鲜花丛中。正厅上方悬挂着黑底白字的横幅“章育中先生音容永在”, 两侧悬挂着巨幅挽联“耿耿赤子情怀 蹈万里险阻向光明 世事迁移 初衷不改;殷殷报国心意 度百难坎坷求理想 生死穷达 终生无悔”,概括了先生光辉磊落的一生。
  前来送别的先生生前国内外好友、同事、学生顶着初夏的烈日排起了长队。九三学社中国中医科学院支社代表朱建平、游云随着悼念队伍,缓步来到章育中遗体前肃立默哀并鞠躬,作最后送别。记者也随行悼念人流缓步来到先生遗体前默哀并鞠躬,为先生送别。
  章育中,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所中药化学分析学科的创建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为人正直、心地善良、严于律己、勤奋敬业、治学严谨、专业造诣深厚,他的一生是鞠躬尽瘁为科学事业奋斗的一生。他用一生的默默耕耘践行了他年轻时所立以学识报效国家的宏伟理想,他的崇高爱国品质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科学的精神,为当今学子们点亮了前行的路标,激励炎黄子孙继续发愤图强,为实现强大中国梦而奋斗不已。

  (人物小传)
  章育中,1919年12月17日生于江苏省武进县(今常州市)。1949年建国前夕归国硕士生,我国著名药物分析科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建国初,作为第一批归侨、归国留学生代表,登上天安门观礼台,并受到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接见。1985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长期从事中草药化学成分的分析研究,擅长将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于中草药的分析中。为二等国家发明奖“新药氢溴酸山茛菪碱”的获奖人之一,卫生部甲级成果“正柴胡饮冲剂的研制”的获奖人之一。 发表科学论著数十篇,担任《药学学报》和《药物分析杂志》编委30余年。为我国培养大量医药学中高级人才。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1984年任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医药卫生委员会委员。章育中是归国华侨,享受我国“早期回国定居专家生活津贴”待遇,并获北京市侨联颁发的“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三十年”的荣誉证书。2013年6月12日在京逝世。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中国名人名家 金城书画院 腾讯网 人民网 新华网 网易 搜狐

版权所有: 北京时代金城书画院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20号汇通商务楼42号楼201、202室 电话:13910726678
Email:wyd188@126.com 中国国家信息产业部:京ICP备19048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