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JAVASCRIPT" CODEPAGE="936"%> 金城书画院

 


*守正创新 尊敬传统——刘纯华被评为2023年度最具影响力艺术家

*艺术之家数据库-头条:2023年度最具收藏价值书画家——刘纯华

*艺典轩-北京头条:2023年度最具收藏价值书画家——刘纯华

重要通知

各位同仁好:
  京津画派官网,京津画派研究中心网站因前几年疫情,网站有两年时间没有组织活动,网页更新迟缓。应广大会员要求,在有关会员的积极支持下,业已激活,即日起重新展开工作,希望同仁们积极投稿。
  稿件要求:
  会员亲自参加的文化艺术活动;会员创作的书画作品;会员受朋友之托也可以推荐作品;会员认为可以提升画院和个人的新闻;研究理论学术论文;会员参加的有意义的社会活动。
  稿子文字自负,编辑有增删的权利。

北京京津画派研究中心

主席: 刘纯华

电话:13910726678
网址:www.shuhuajd.com
邮箱:lch6678@sina.com


  刘纯华先生于2009年3月通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职业培训项目艺术品鉴定师岗位培训考核,获得中国就业培训指导中心颁发的职业培训证书。

招聘启示

 
根据工作需要,京津画派研究中心官网招聘副总编辑一名。
  要求:新闻或相关专业;从业三年以上;最好有市场策划、营销经历;在北京有住房;组织过大型活动优先。吃苦耐劳,为会员全心全意服务,有牺牲奉献精神。

 

     

长篇科技创新纪实文学

 

中国梦﹒水之韵

——山东省莒县创建文化水利纪实(续11-16)

刘纯华 著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第十一章 春在千门万户中

 

在一个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的日子里, 我们考察了莒县南部的几个乡镇。此时, 春风如醇酒,暖风使人醉 ,有一股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感觉。我们在连续观看几个地方后,停下车, 许孝华同志对我说, 四级水利工程管护体制,是成功的,咱们水利局已经把工作延伸到了每一个村! 在山丘区的水库旁,在一片片芦笋区、茶叶区,我们看到了水利站的人,看到了村里的水管员,也看到了渠水哗哗。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我的心中不仅发出了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地赞叹。

莒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水稻、谷子、高梁、大豆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瓜菜、果品、烤烟、桑园、中药材、茶叶、花卉、苗木、食用菌等。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常年保持在 115 万亩,经济作物 72 万亩,是全国、全省重要的粮油、畜禽和瓜菜生产基地。在规划中,莒县水利紧紧围绕特色农业发展布局,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科学布置管线,尽量增加管道长度和密度,拉起布局完善的高效节水灌溉主管道框架,为灌区今后继续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许孝华同志说,目前,在南部项目区内实施的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已铺设通到田间地头的地下输水管道 157 公里,完成投资 2021 万元。 接下来就 是围绕框架增水源,针对项目区内小型水库数量有限,且局部无法发展自压节水灌溉的实际,咱们在坚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与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相结合、与小流域综合治理相结合、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结合的基础上,拓展思路,适应新形势新政策的变化,将小微型水源工程建设与小农水重点县建设的结合,围绕项目区内主要输水管道规划建设小微型水源工程,使之成为项目区的重要补充水源。

按照集约化建设、规模化发展的原则,莒县水利局按照县委的发展意图,以各个乡镇为点独立发展中小型节水灌溉片区,然后聚点成片,不断扩大面积,逐步打造出南部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大区,为特色农产品发展上规模、增优势、扩效益创造有利条件。在夏庄,在小店,在陵阳镇,许孝华带着我们观看了他们的成就,他说:示范区全部建成后,呈现两大特点,一是灌溉模式以高效自压节水灌溉为主,以高效节水灌溉为辅 ; 二是灌溉水源以小型水库为主,以小微型水源工程为补充。

高标准农田和小微型水源建设在莒县已经全面展开。我们在龙山镇见到了来莒县检查工作的日照市水利局局长韩立明,他说,日照市 4 个区县全部列入国家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以此为契机创新规划建设思路,以高位水库为水源,大力发展管道自压灌溉,被列为全省十大节水灌溉模式。到 2012 年底,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177 万亩,高标准农田 138.6 万亩,节水灌溉面积 116 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 66% 。在全省率先启动农村“当家水”工程,市财政三年共投入 8000 万元,建成 3900 余处小微型水源工程,新增蓄供水能力 3545 万立方米,在抗旱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许孝华处处不忘自己是纪检干部出身,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他强调要用廉政建设保质量。他们把增强工作透明度作为保证小农水重点县项目质量的重要工作来抓。首先是强化廉政培训,在项目实施前,对所有参与人员进行廉政培训,并签订责任状。其次是增加招投标透明度,把项目招投标放到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并邀请纪委、检察、审计等部门全程监督。第三是设立受益群众监督岗,聘请有一定工程施工经验的老党员、老干部担任社会监督员,不仅监督工程质量,同时还监督部门、乡镇作为情况 ; 第四是双重审计,在县审计部门全程跟踪审计的基础上,县水利局在全市率先成立内部审计办公室,对项目进行随机审计,确保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韩局长表扬了莒县的做法, 莒县水利积极推进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将工程交由项目所在乡镇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并要求协会必须做好工程日常检查维护,发现问题及时报修,保证管道安全通水。莒县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水管员,通过强化责任、明确考核,使之成为灌区管理维护的称职执行者,逐步建立起县水利局考核、乡镇政府监管、协会管理、水管员养护的四级水利工程管护体制。

更加说明“春在千门万户中”的是安全饮水工程,莒县水利局的同志向我介绍了许多不用电、不用油,自来水到炕头的许多实例。 譬喻, 寨里河乡地处莒县东南山丘区,共有 53 个自然村, 3.8 万人,属于地下水贫水区,水资源严重不足。长期以来,农村群众饮水困难和不安全问题突出,人畜饮水非常困难,有时还要到几公里以外的地方拉水吃,干旱缺水是制约该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村村通 工程启动以来,以小型的老营水库为主要水源,充分利用水库地势高的优势发展自压供水,建设了一处日供水能力 3000 吨的集中供水工程,解决了 28 个村庄和乡驻地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等 2.5 万人吃水难、用水难的问题,受益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 58% 。这是日照市大力发展山丘区农村集中联片供水工程,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一个缩影。莒县以高位水库为主要水源,大力发展自压集中供水,培育了龙山镇、夏庄镇、招贤镇、寨里河乡、店子集镇、库山乡等典型。

莒县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源于日照水利局的大框架思路,日照水利局局长韩立明说,全市先后组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山丘区找水打井工程,创造了山丘区集中供水“日照模式”,即利用中小型水库地势较高的优势,将尽可能多的村庄进行管网串联,实现山丘区农村集中供水,省水利厅在咱们日照市召开了现场会议,向全省推广。截至 2012 年底,建成各类农村集中供水工程 51 处, 2820 个村通上自来水,受益人口 204.46 万人,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93% 。 2013 年,按照《莒县 2010 —— 2013 年农村饮水安全规划》、《莒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和山东省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结合莒县实际情况,供水采取新建集中联村供水分部工程和管网延伸供水工程两种方式。 至此,全县共建成招贤、寨里河、龙山、店子集、长岭、库山等 6 处自压联村供水工程。工程运行后,可大大节省运行成本和管理费用。新建分部工程 4 处,涉及夏庄镇、店子集镇、闫庄镇和库山乡 4 个乡镇, 解决了 53 个村庄,总人口 45101 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第十二章 崇敬英雄的莒县水利人

 

在莒县水利局水利文化建设示范基地,莒县人推崇的第一位本地水利英雄是薛翰亭。

薛翰亭从宣传抗日的激进分子变为抗日的战士,是在党的感召下完成的, 他是莒县夏庄镇薛家石岭村人,出身地主家庭。 1924 年,父亲被鲁南大土匪刘桂堂匪帮绑架,折磨致死,家道中衰。 1931 年夏,薛翰亭入莒县初级中学读书。 1934 年因宣传抗日抨击时政并联名写信要求驱逐一个庸碌的教师而被开除学籍。次年在本村创办小学并任教。 1938 年参加由共产党人刘克诚、郭有邻等领导的莒县民众抗敌自卫团, 8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 9 月,担任莒县七区马坡乡抗日民主政府乡长。 1940 年起,历任莒县七区区长、莒中县政府民政科科长、莒临边县办事处主任兼武装大队大队长。 1943 年 9 月,莒临边办事处改为莒临县政府,他任县长兼县独立营营长。 1944 年春,他率独立营配合兄弟部队攻克夏庄日伪据点,活捉伪七区区长。自 1945 年 8 月,薛翰亭相继任滨海二专署秘书处主任、滨海行署民政处处长、莒县县长、新海连市长。 在抗敌斗争中,他胆大心细,曾带领几名战士全歼在侯疃抢粮的日伪军,瓦解并收编了驻临沂伪警备队官兵 130 多人,配合兄弟部队拔掉日伪据点、活捉伪区长、收复日伪占区,为抗战胜利做出贡献。

在担任山东治淮指挥部政治部党组书记、山东省水利厅副厅长期间,指挥治淮,带领民工完成土方 4827 万立方米,筑堤 800 多公里,建拦河坝 50 余座,受到水电部表彰。 让莒县水利人推崇薛翰亭的,他是山东省人民政府的第一代水利人。 1949 年底,薛翰亭调导沭整沂委员会任副主任兼工委书记,从打鬼子到干工程,薛翰亭勤于学习,团结和依靠广大技术人员,处理从勘测到设计施工的一些重大工程技术问题,深入工地调查研究,解决问题。 4 年间同其他领导人员一起,指挥了 10 期导沭、 3 期整沂施工,出动民工 114 万人次,完成土方 4827 万立方米,受到水电部表彰。 1954 年,山东导沭整沂委员会改为山东治淮指挥部,他任党组书记,翌年改任山东省水利厅副厅长兼党组副书记。 1959 年 2 月 22 日因病去世。

建设莒县文化水利示范基地是许孝华担任水利局长后第一个大的动作。他说,一个没有英雄崇拜的民族是悲哀的,一个没有英雄崇拜的团体,是没有士气的。 英雄是一种精神,是一个国家繁衍发展的灵魂! 莒县水利人不仅推崇大禹治水,推崇李冰父子,还要推崇现代的、本地的水利英雄。

我告诉许孝华,薛翰亭这人的情况我熟悉,我出版了一本小说,书名就叫《抗敌自卫团》,当年领导部队起义的是团长刘克诚,指导

员郭友邻。 1937 年“七七”全面抗战爆发,郭有邻受中共山东省委的派遣,回到家乡,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建立党的组织,组织抗日武装。郭有邻通过亲戚介绍后找到国民党的乡长刘克诚,刘克诚忠心报国的态度,使郭有邻对其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后经几次接触,于 1937 年 11 月由郭有邻介绍,刘克诚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成立了中共莒县特支。从此,刘克诚到处奔走,开展党的工作。先后在五花营、蓝家官庄、水由等村建立秘密游击小组,发展了部分党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莒县许多知识分子毅然脱下长衫,放下教鞭,纷纷要求抗日,建立抗日武装的时机成熟,刘克诚等人于 1938 年 2 月初在珍珠山举行了武装起义,建立了中共山东省委直接领导的莒县第一支抗日武装——莒县高坊乡民众抗敌自卫团,团部设立在大砚疃的村公所,刘克诚任团长,郭有邻任政治指导员。在刘克诚的带领下,沿台 ( 儿庄 ) 潍 ( 县 ) 公路到处挖壕沟、割电线、毁桥梁,阻止日军南进。那时候,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的战斗是台儿庄战役的序曲。由于初创阶段,缺乏领导部队的经验,装备、给养等出现了一系列困难,为了解决部队的困难,刘克诚多次变卖家产土地,并取借于亲朋好友,用于部队的给养和购买枪枝弹药。后来,山东肃反扩大化,刘克诚成为肃反扩大化的牺牲品,以为热血青年冤死在他所热爱的沂蒙大地。关于郭友邻,辞条介绍, 郭友邻原名树桂。莒县浮来山镇泥沟子村人。 1929 年任小学教师。 1933 年参与民先队报《齐鲁先锋》 的出版发行。 193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高防乡民众抗敌自卫团指导员。翌年 2 月组织了珍珠山起义,担任莒县民众抗敌自卫团政委。是年 8 月成立莒县县委,他任县委书记。此后,先后担任滨海地委城工部长、电力部教育司副司长、山东机械学院院长、省教育厅核心领导小组组长、山东农学院副院长等职。 1983 年 11 月 1 日病故。

我说,《抗敌自卫团》出版社印刷之际,有人建议要有个序言,许多省部以上的人可以写序,但是,我请当时的莒县县委书记王斌同志写了,反映莒县的抗战的书,让莒县的书记写,是适宜的。后来,我每次回莒县,都要给王斌书记打个电话,见面有股亲切感,亲切感来自于他曾经是我家乡的县委书记,曾经为我的书写过序。

许孝华说,咱们作为后人,应该崇敬前辈,薛翰亭不仅为中国革命作出了贡献,还殉职在水利岗位上,所以,莒县水利人推崇他。

文化建设示范基地面积 200 平方米,共有三个展厅,分为党建篇、现代篇、传统文篇和廉政篇。

薛翰亭身穿八路军服装的照片久久浮现在眼前。
许孝华带我参观、感受莒县文化水利概念,他指着一幅幅图画,讲解着一段段历史,诠释着一段段文明。现代篇分为全力打造特色水利文化,兴水惠民、服务发展,建设“阳光、和谐、平安、文明”新水利三个主题,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明确了开展四个文化建设的目的意义;第二部分为领袖论水,重点展示四代领导集体核心关于对水利的重要论述;第三部分为领导关怀,重点展示各级党委政府及水利部门领导对莒县水利的关心和支持。第四部分为莒县水利文化的核心理念,展示总结提炼出的“一个宗旨、一种精神、一个目标、二项原则、六大理念、八项基本素质、十项行为规范”为内容的核心理念;第五部分为辉煌业绩,重点展示莒县在建国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在构建防洪抗旱、农田灌溉、水土保持、农村供水体系中所取得的成绩。

传统篇分为三个主题。第一个主题为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启迪心智。其中,第一部分展示中华民族的十大传统美德和“二十四孝”。第二部分展示的是古贤话水,重点介绍以孔子、孟子以及老子等先贤关于水的论述。第三部分展示的是莒国文化;第二个主题为用古代治水精神提升境界,重点展示以大禹为代表的十大治水名人及其治水理念;第三个主题为用伟大治水实践引领发展。重点介绍古代以都江堰、坎尔井、京杭大运河等为代表的水利工程和现代以红旗渠、三峡大坝、南水北调等为代表的水利工程。

廉政篇为全力打造水利特色廉政文化。第一部分为领袖谈廉政,重点展示四代领导核心关于对党风廉政建设的论断;第二部分为先模人物,重点展示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雷锋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和事迹;第三部分为廉政故事,彰显以操守为重、洁身自好的为政之德;第四部分为创新,重点展示立足水利发展,自己编写的水利系统反腐倡廉“三字经”和创新实施的党风廉政建设和水利工程建设互促共进工作法。
许孝华告诉我,莒县水源众多,有 3 座大中型水库和 228 座小型水库,是全县农田重要灌溉水源地。立足该实际,莒县根据水源地大小、分布及作物种植情况,把耕地有序地规划到不同类型灌区中,在《莒县“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中,共规划了 1 个大型灌区、 1 个中型灌区和 38 个小型灌区,面积共 113 万亩。按照这种规划思路,莒县集中建设、规模治理,瞄准建设中部平原区和东南部山丘区灌溉大片的目标,共对 23.7 万亩耕地实施了农田水利项目建设,今后三年,还将对 34.5 万亩农田进行节水改造,继续大力提升全县灌区灌排设施配套水平。近年来,莒县高度重视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要内容的水利工作,围绕建设“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的要求,高起点规划、高规格建设、高水平管理,累计实施节水灌溉面积 64.29 万亩,占灌溉面积的 72 % ,项目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灌排工程体系,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莒县也连续 3 年在小农水重点县省级绩效考核中获得优秀位次,成为全省 4 个直接进入新一轮重点县范围的区县,并于近日被省水利厅推荐水利部被表彰为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单位。

第十三章 俯首甘为孺子牛

我在莒县水利局采访的日日夜夜里,一批新时代老黄牛的形象不断浮现在眼前,许孝华、田福义、项学喜、任向俊、单连娟……我问莒县水利局局长许孝华,在基层,有没有老黄牛精神的人物?许孝华不假思索地说:“有啊,我在县纪委工作的时候,我们纪委抓过廉政典型,叫何洪福,是龙山镇水利站站长,后来,县委、市委都抓,何洪福成了水利部典型!”

在去龙山的路上,给我临时当司机的杨鸿泰一说起何洪福,便肃然起敬,他说:“何站长是咱莒县水利系统的老黄牛,他是 癌症去世的, 修水库、筑水坝、凿隧道、架桥梁,累死的……可以说,战斗到最后一息。 ”

杨鸿泰是莒县水利弟子,他的父亲担任过水利局副局长,现在退休在家。我说:“何洪福去世,家里人有没有在水利系统的?”杨鸿泰说:“你可问着了,何洪福的儿子就是现在龙山镇的水利站站长。”杨鸿泰还说,水利工作辛苦、艰苦,子承父业的不少。

龙山镇的水利在日照市、在莒县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小农水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自来水工程、建管并重经验等等,成为省水利系统的典范。在龙山镇政府,镇长鲍红花、镇人大主任张玉沈如数家珍。他们说,龙山镇从极度缺水到高山顶上有条河,河水哗哗笑山坡,有了自己的当家水,除了水利局的大力支持外,也充满了几代老黄牛式人的努力,也充满了牺牲奉献精神,何玉福站长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具有老黄牛的精神,更具有共产党人的牺牲奉献精神!

我们正在交流的时候,许孝华局长和任向俊副局长检查工作也来到了龙山,我们大家坐在一起,怀念龙山镇的这位水利战线上的老黄牛。 何洪福是 1971 年入伍, 1976 年从部队转业回来干水利的。何洪福生长在龙山镇的一个叫 石龙口的 小山村, 石龙口村,看似有水,其实是美好愿望 。他父亲何庆凤也曾是一名军人,在这个小山村干了 20 多年支书,带领群众治水治了几十年,他早出晚归,整天和群众一身泥一身汗的模样仍然让龙山人记忆犹新。谈到何洪福,人们不免叹息:好人不长寿啊!

子承父业,何洪福从部队复员后,担任了龙山镇水利站站长。

那时的龙山可以用穷山恶水来形容,不下雨就旱,下雨就冲,雨后还存不住水。朝气蓬勃的何洪福表现出大无畏的共产党人的气魄,决心在改造自然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后来,我采访了何洪福的儿子何玉水, 提起父亲,何玉水说,在他小的时候,父亲经常忙的回不了家,他很少见到父亲,见到父亲基本上都是在晚上了,父亲一身泥水的样子至今历历在目。 1998 年莒县发洪水的时候,龙山的病险水库威胁着村民,何洪福在一线与洪水搏斗了整整两天,第三天回到家后,脚肿的连鞋子都脱不下来了。那时,何洪水也觉得父亲就是“老黄牛”。“老黄牛”在许多年轻人的眼中就是老土的意思,有一段时间,我们的道德缺失,“老黄牛”就是“老土”呢!一心为公、舍己为民的思想和行为被认为是落后呢!何玉水说,在干了水利工作后发现,这些以前觉得“太保守”的观念,却最受基层老百姓的欢迎。人民群众需要老黄牛,人民群众需要老土!

许孝华说,当时,县纪委把何洪福作为廉政典型,正在整理材料的时候,县委宣传部说,何洪福是全面典型,上级很重视,纪委便把材料交给了宣传部。何洪福从复员到去世,在事水利事业的 23 年中,跑遍了龙山的山山岭岭、沟沟坎坎,跑遍了每一个村庄,在水利局和镇政府的支持下,他先后设计施工建设中小型水库 13 座,石拱坝 238 座,谷坊 846 座,灌渠 91 公里,整治河道 45 公里,铺设地下管道 200 公里,修路 360 公里,架桥涵 359 座,帮助 16 个村吃上了自来水。

数字看上去简单,内中充满了辛劳!在莒北山区农业综合开发中,何洪福带着重病为龙山镇设计规划工程近百项,先后 5 次晕倒在工地上 , 直到被镇党委强行关进医院。

躺在病床上,知道来日不多的何洪福支起胳膊,抬起头,嘱咐儿子何玉水哪里可以修个坝、哪里可以建个库。他心里放不下是水利,心里放不下的是灌溉,心里放不下的是村民们……

何洪福是 1999 年 7 月 1 日被临沂肿瘤医院诊断为肺癌晚期的,消息传开后,龙山镇熟悉他的人,无不深感惋惜,有的痛哭流泪,泣不成声。 得知何洪福患了癌症,龙山镇的乡亲们千方百计找偏方、找镇党委要求集资,盼望何站长早日康复。

2001 年,年仅 48 岁的何洪福离开人世,他生前最后也是唯一一次向组织提出的要求,就是让儿子放弃在县城的工作,回龙山水利站接他的班。

在当今社会,人们热衷于探讨人生,探讨人生的价值,探讨生存的意义,何洪福同志在莒县水利 23 年的战斗中,风雨兼程,壮心不已。他没有时间探讨,没有时间空谈,他追赶着日月,战斗在风雨中,无私奉献是他生命的核心。历史悄悄的记载着他闪光的路程,社会和人民在接受着他无私的奉献。 人们记住了何洪福的贡献,仅 1989 年以来,何洪福就被市、县表彰 10 多次,两次被市里记二等功,多次被评为市 ( 县 ) 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水利技术员,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水利部十佳标兵。山东省水利厅领导听说何洪福病倒了,专门来人看望,希望老黄牛不倒,省水利厅安排专人整理材料上报水利部,希望在何洪福活着的时候,评为水利系统的劳模。可是,何洪福走了,离开了他所热爱的山山水水,离开了他无比热爱的水利站长岗位。

正在整理材料的人们听说何洪福去世,含泪停下了笔。因为,劳模是表彰活着的人,何洪福去世,不能评劳模了啊。人们为这位老黄牛的逝去感到惋惜,开追悼会的时候,几千名群众自发赶来为他送行,山东省水利厅领导专程赶来为他送别,送别一个年仅 48 岁、在水利战线上奋斗了 23 年的老黄牛。

有些龙山人哭诉道,何洪福的病是他为了让龙山镇 56 个村的父老乡亲早日喝上自来水累出来的! 有些龙山人哭诉道,何洪福带着大家修水库、筑水坝、凿隧道、架桥梁,给旱得叶子卷绳的庄稼引来了清澈的甘泉,是累死的!龙山人把何洪福誉为水神,他时时处处为百姓着想,爱民、为民、富民、安民,人们公认他为优秀共产党员。何洪福,在艰苦的基层水利工作岗位上,以战天斗地的气概,创造了连神仙都要望而感叹的奇迹,赢得了龙山人民敬神般的爱戴。他忠实实践了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宗旨, 把青春和热血全部献给了山区水利建设事业! 何洪福殉职后, 《中国水利报》、《大众日报》、《人民日报》等报纸和刊物,先后宣传报道了何洪福同志的感人事迹。

他把青春和热血全部献给了山区水利建设事业,他把自己的生命融进了他所挚爱的水利事业,因此,他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信赖和尊敬。

莒县诗词家协会主席刘庆贺于 2000 年作诗《 写给全国水利系统先进工作者何洪福》: 秉承禹业二十年,踏遍山乡百里川。手把龙泉开绿水,心如红日耀蓝天。为民拼洒一腔血,创业情牵半生缘。高颂英雄旗帜烈,大风扬波起航船。

“为民拼洒一腔血,创业情牵半生缘”。 我们沉思,多年以来,我们赞美老黄牛,多年以来,我们也曾经淡化了老黄牛。其实,我们的事业需要思敏灵活的人,更需要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埋头苦干实干家。老黄牛精神就是忠于职守、任劳任怨的劳动者的典型,是耿直倔强,顽强拼搏的开拓者的旗帜。老黄牛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之一,它彰显正义和善良,提倡无私奉献和崇尚开拓和创新,弘扬忠诚和实干。在祖国古典文学上,唐代散文大家柳宗元的《牛赋》,对牛的品格进行了高度的赞美;在祖国的绘画史上,有被誉为十大传世珍宝之一、唐代韩滉的《五牛图》。 焦裕禄、 孔繁森、李国安、吴登云等就是他们的代表。在当今,民心呼唤老黄牛,党心呼唤老黄牛,社会呼唤老黄牛。

走在龙山的土地上,我深深感到, 青山崛起、绿水长流在龙山四处可寻,推进山丘区发展建设,努力打造莒县样本,龙山已经初具规模,人们说,这里面有何洪福的贡献。

 

第十四章 子承父业,文化的力量

 

何玉水是何洪福的儿子, 1978 年初秋出生的时候,何家喜气洋洋天,很快,起名字成了大家关心的话题。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何洪福一言九鼎:名字当中要有水,咱们龙山盼水,俺干水利,就叫何玉水!

何玉水按照父辈的愿望健康地成长着。到了上大学的时候,何洪福忙于莒县北部十乡镇综合开发, 为龙山镇设计规划工程近百项,早出晚归, 没有时间关心儿子的志愿。有天晚上,何洪福回到家,问何玉水:“听说这两天填报志愿,你报的什么专业?”何玉水每天见到父亲的形象都是一身泥水一身汗,半夜打雷往外跑,感到水利工作不仅辛苦,还让人提心吊胆,自己这辈子不要干水利最好。所以,第一志愿自然没报水利。

见父亲问,支吾半天,没有回答。何洪福见儿子支吾,知道儿子不想干水利,就说:“你爷爷当书记,其实干的是兴水利除水害的事情,我干水利站长,也是,子承父业,天经地义,你报水利!”

何洪福让儿子拿来报志愿的参考书,翻来覆去寻找,目光落在了山东省水利学校的栏目上,说:“就填山东省水利学校,学机电、排灌。”何玉水无奈,回到学校,要来已经填写的表格,重新填表,第一志愿填写了机电、排灌。这大概是何洪福自身文化的力量!

何玉水就学了水利专业。

大学毕业后,何玉水被县水利局分配到了莒县水利系统。那时,他父亲的事业已经辉煌灿烂了,龙山的 中小型水库、石拱坝、灌渠等等受到了市里、省里的重视,龙山的 16 个村还吃上了自来水,群众何洪福笑脸相迎,父亲还获得了市以上的很多荣誉,如二等功,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等等。

何玉水在水利系统不仅向父亲学到了勘察、设计、施工等方面的技能,学到了父亲风风火火工作的作风,更重要的是父亲的品德和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也深深地感染着他,滋润着他,影响着他。何玉水由不喜欢水利工作,到热爱水利事业,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父亲看到儿子实现了思想上的质的飞跃,很是高兴,说:“为人民服务要有平台,干水利,就是最好的平台!”

这个期间,父亲何洪福有 5 次昏倒在工地上,每一次都让人提心掉胆,每一次都让何玉水撕心裂肺。但是,父亲生命力是顽强的,每一次何洪福都能活过来。但是,万幸不可能长期光顾一个敢于拼命的人,当他再一次昏倒在工地上,被党委政府强制送进医院的时候,确诊为肺癌晚期!何洪福蔑视死亡,有一股视死如归的劲头,他不放心工地上的事情,在病房里审查技术、施工方案,同志们不忍心,劝他休息,何洪福却奋斗到生命的最后……

何玉水说,父亲就要咽气的时候,目光在病床前的人群里搜寻,他知道父亲是在寻找他,他扑在父亲的身上,只听父亲说:“水利,要干……干水利……为人民……”何玉水喊着:“我干,我干啊,我一定干好水利……”何洪福如释重负般含笑离去。

何玉水跟着父亲学到了技术,学到了做人,学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德。在何洪福去世后,水利系统和日照市、山东省发出了向何洪福同志学习的活动,新闻媒体以“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来赞美何洪福的共产党员的品德,何玉水心里装着父亲的嘱托,装着父亲的高尚品德,心里装着龙山镇父老的希冀,如他的父亲般出现在龙山的山山岭岭上。

我见到何玉水的时候发现,他不像我们常见的干部那样穿得体面,也不像一个坐办公室的人。他是一个淳朴的山里的人,一个极为普通平常的年轻人。当许孝华指着进门的何玉水介绍时,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是新一代的老黄牛。

何玉水现在担任了龙山镇水利站站长,真正的子承父业了。水利局的同志说,在全县水利站站长中,何玉水是突出的。许孝华局长说,为了解决山区水利,县里从 2011 年开始投资龙山改善小微型水利灌溉两千多万;高效节水灌溉一千多万元;连续五年投资自来水工程。这也是对何洪福同志的纪念。

何玉水没有向我表达什么,一问一答,那天正是劳动节放假期间,他正在指导几个村民进行小麦第二次浇水。他说:“现在是小麦的灌浆时期。” 我想,在我们的生活中,应该多一些忠诚与善良,少一些虚伪和索取;多一些实干和奋斗,少一些虚骄和自满,这样,社会也一定会更加和谐和安宁,我们的精神世界也一定更加崇高和圣洁!

回到县城,许孝华把我带到他们建的水利文化展览厅,这里曾经是服装加工厂,房子倒出来后,许孝华把它建成了文化水利展览厅。 许孝华说,莒县水利局随着文化建设深入开展,我们逐步构筑起了以党建文化为引领、以水利文化为支撑、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以廉政文化为保障莒县水利文化体系,何洪福同志的事迹陈列在这里, 值得大家永远学习。

我在何洪福同志的遗像前矗立良久,他是莒县水利战线宣传的第二位莒县籍英雄,干了那么多为人民服务的好事,在 48 岁的英年却早逝,常使人们泪湿巾啊。许孝华说:“榜样的引领作用是巨大的,何洪福不仅是全县的水利站长的典范,也是局领导的典范,现在大家一心干事业,与学习榜样是分不开的。”

在水利文化展览大厅,许孝华用活生生的事实来说明这个观点: 2011 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在省级绩效考评和三年总验收中获得优秀位次,莒县成为全省仅有的 5 个直接进入下一轮扶持范围的区县之一;莒县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经验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典型,并被列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县。我想,这就是文化建设的力量。

莒县人推崇英雄,李冰的形象也陈列在展厅,李冰是个值得推崇的人物。 1986 年春天,我去四川采访参与大渡河龚嘴水电站整治的海军工程技术人员时,海军同志带我去参观了 都江堰 李冰父子雕塑,他是 战国时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公元前 256 年—前 251 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今成都一带)太守。期间,他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许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为著名。几千年来,该工程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奠定坚实的基础。后世为纪念李冰父子,在都江堰修有二王庙。都江堰也成为著名的风景名胜。 李冰所作的这一切,尤其是都江堰水利工程,对蜀地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都江堰等水利工程建成后,蜀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千百年来危害人民的岷江水患被彻底根除。唐代杜甫云:“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五犀牛,自古虽有厌胜法,天生江水向东流,蜀人矜夸一千载,泛滥不近张仪楼。”从此,蜀地“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水旱从人,不知饥饿,则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后来,又去过成都几次,我崇敬民族英雄,崇敬文化名流,不仅参观杜甫草堂、诸葛亮祠、张飞庙,还要求去都江堰,看河流,看李冰父子,当地同志每次都满足我的愿望。

  李冰父子的水利的开发,使蜀地农业生产迅猛发展,成为闻名中国的鱼米之乡。西汉时,江南水灾,“下巴蜀之粟致之江南”,唐代“剑南 ( 治今成都 ) 之米,以实京师”。渠道开通,使岷山梓柏大竹“颓随水流,坐致材木,功省用饶”。而且有名的蜀锦等当地特产亦通过这些渠道运往各地。正是由于李冰的创业,才使成都不仅成为四川而且是西南政治、经济、交通的中心,同时成为中国工商业和交通极为发达的城市。

  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不仅在中国水利史上,而且在世界水利史上也占有光辉的一页。它悠久的历史举世闻名,它设计之完备令人惊叹!中国古代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其中颇为著名的还有芍陂、漳水渠、郑国渠等,但都先后废弃了。唯独李冰创建的都江堰经久不衰,至今仍发挥着防洪灌溉和运输等多种功能。 李冰在治水的过程中,排除了种种迷信的阻挠,坚决用科学的方法来治理水患,而且他成功地解决了秦王的亲戚华阳侯的嫉妒以及制造的一系列的谣言和中伤 事件,及时地处理了工程当中的问题和紧急状况。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曾在都江堰安设石人水尺,这是中国早期的水位观测设施。他还在今宜宾、乐山境开凿滩险,疏通航道,又修建汶井江(今崇庆县西河)、白木江(今邛崃南河)、洛水(今石亭江)、绵水(今绵远河)等灌溉和航运工程,以及修索桥,开盐井等。老百姓怀念他的功绩,建造庙宇加以纪念。北宋以后还流传着李冰之子李二郎协助李冰治水的故事。

李冰为蜀地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人们永远怀念他。两千多年来,四川人民把李冰尊为“川主”。 1974 年,在都江堰枢纽工程中,发现了李冰的石像,其上题记:“故蜀郡李府郡讳冰”。这说明早在 1800 年前,李冰的业绩已为人民所传颂。近人对李冰的功绩也极为赞赏。 1955 年,郭沫若到灌县时,题词:“李冰掘离堆,凿盐井,不仅嘉惠蜀人,实为中国二千数百年前卓越之工程技术专家。”

莒县水利局把李冰治水的故事放在文化展厅,是向人们传递这样一个信息: 敬畏历史, 敬重前贤

莒县水利局的同志告诉我,我们今天的事业没法和前贤相比,但是,我们敬重前贤,以他们为榜样,我们要使劲跳起来,要有这种精神!我想,敬畏历史、 敬重前贤 是一种修养和境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一路走来的全部历史, 应该 深怀敬畏,坦然面对。在民族与国家的历史记忆中,必然既有辉煌与荣光,崛起与成功,也有劫难与耻辱,沉沦与失败,其中,正面与负面共存,美好与丑恶交织。然而,无论是非成败,无论盛衰荣辱,对一个自信的民族与成熟的国家来说,只要正视与善待,不管何种历史记忆,都是一笔无可替代的珍贵财富。

 

第十五章 在小店镇的思考

 

莒县有个小店镇,有鲁东南小延安之说,与莒南县的大店相连。小店的横山抗日根据地虽然一枪能够打透, 但却是坚强的堡垒。 罗荣桓、萧华、黎玉等领导人都曾在此战斗过,而横山母亲们收养的革命后代更是不计其数。作为鲁东南的大后方,小店的根据地较早地传播马列主义理论,诞生了共产党在山东较早的县级党委,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我在北京参加了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的工作,有好几个认识的人,名字与根据地有关,如:叫沭东的、叫横山的,叫沭生的等等。

我曾经撰写过多部反映莒县抗敌的小说,自然关心老根据地的建设,许孝华看出了我的心思,说:“咱们去小店看看!”说走就走,去的那天是星期天,天空晴朗,温风和煦,田野里麦浪起伏,路边杨柳吐翠,突然记起苏轼《南歌子》: 日薄花房绽,风和麦浪轻。夜来微雨洗郊垧。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已改煎茶火,犹调入粥饧。使君高会有馀清。此乐无声无味、最难名。

路上,许孝华和我谈起了小店的水利,小店虽然多为丘陵山区,但是资源优势独特,现有小(一)型水库 4 座,小(二)型水库 16 座,塘坝 98 座,大口井 270 眼,扬水站 45 座,总蓄水量 3000 万立方,能充分满足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只是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最初的阶段,镇领导没有表现出应有的热情,他们认为水利中看不中用。至今,水利局的人谈起这件事还有委屈情绪。当出水阀里哗哗流淌出清水的时候,镇领导看到了光明的前景,全镇动员,大办水利,积极协助。他们利用三年时间 , 实施并完成了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现在,全镇 62 个行政村通自来水村达到 60 个 , 占总村数的 98%, 入户率达 90% 以上。当时的镇党委书记因此立功!

我们在全省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停下了车,眼前是一望无垠的芦笋基地,地头上每隔几十米就是一个莒县水利局特制的、涂着黄色的出水墩,流水哗哗,浇灌着绿色。也有妇女和老人在田间收割着鲜嫩的芦笋,我问一老者:“今年芦笋多少钱一斤?”老者回答:“这几天低,七八块。”小店的同志告诉我,最高的时候达到二三十块钱一斤。如此算来,有些家庭仅芦笋一项每年收入可达三四万元。

这片芦笋基地号称万亩,芦笋喜水怕旱,但也怕积水,过去多生长于南方, 为百合科多年生植物 , 芦笋幼茎出土见光后呈绿色 , 称绿芦笋 , 芦笋含有蛋白质、脂肪、钙、铁和多种维生素 , 是名贵蔬菜 , 味道鲜美 , 营养丰富 , 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 可降血压 , 防治心血管、泌尿、淋巴等系统的疾病 , 具有独特的抗癌作用 。莒县水利局把小店的芦笋基地作为重点扶持项目,投以重资,建起了这片高效节水灌溉区。

小店镇的同志高兴地对我说,小店是传统的农业大镇,只要有了水,就活起来了。现在,咱们建有东西两大自压灌区。自压节水灌溉面积 4.5 万亩,以绿芦笋、草莓、油桃为主的特色农业面积达 4.2 万亩,其中绿芦笋面积达 2 万亩,现在,小店镇成了中国绿芦笋之乡。 在莒县当地的民谣中也素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生芦笋,熟芦笋,吃了防癌又强身”、“人参党参花旗参,不如莒县丹参一根根”。因为有了当家水,莒县也因此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姜之乡”、“绿芦笋之乡”、“丹参之乡”。据统计,近几年来,“莒县三珍”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多年稳定,莒县大姜种植面积覆盖县内 8 个乡镇,多达 5.6 万亩,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很受欢迎 , 而且早在十几年前就漂洋过海远销日本、韩国和欧洲、西亚等地;莒县绿芦笋占到了全国绿芦笋出口总量的 70% ,是全国最大的绿芦笋出口基地;莒县丹参丹参酮 IIA 含量高达 0.42% (国标为 0.2% ),为国标的两倍还多,产量更是占到全国总产量的 40% 以上,每逢收获季节国内多家药企都争相竞购。

   在小店镇的西侧,我们也发现了不协调的景象,一家三口人试图撬开黄色出水阀门,他们扯起一根水管,拿着钳子,敲敲打打,怎么也打不开。我们从车里下来,许孝华和气地说:“你们用水,得找你们村的水管员,由他开锁放水。”一个年纪轻的人说:“俺在外面打工,利用假期回家抗旱,听说这东西出水,想试试。”远处一个村民认识许孝华,喊道:“那是咱县水利局的!”全家三口立即道歉,一个说:“俺不知道,俺这就找水管员。”许孝华用电话安排办公室给小店的水利站站长打电话,让站长通知这个村的水管员。

这件事给许孝华带来的思考是水管员的素质培训问题。全县有一千多个水管员,各负责一个村,他们应该是水利工作者,水利设施监督者,水法执行者和消息灵通者!他说:“这次下来有收获,下一步,要继续加大力量培训农村水管员!”

小店镇的同志告诉我,俺小店地处丘陵山区,过去一直存在着河中有水、库中有水,但难以到达田间地头的问题。莒县水利局在这一区域分片区推进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在地势高处修建蓄水池,利用管道将附近水库内的水抽到池内临时储存,再利用压差将水输送到田间地头,俺这里最早实现了无动力供水。

我们在原野里参观了芦笋、小麦等灌溉设施后,许孝华带着我参观了“横山岁月”红色展览馆。展览馆设在高高的陡坡处,举头向上看去,这里 有群山逶迤,连绵西去有四条山脉,这四条青翠山峰的阻隔,形成了东西走向的三条狭长山谷。小店的文化人告诉我,在这群山环绕的山谷中,座落着许多村庄,在南者为前横山(村),在后者为崮西村,居中者为后横山(村)。每个山谷只有一条西向山道可通。此处,守,有险可据;退,有隐蔽处可藏。天生的青山绿树,形成了易守难攻的自然屏障。此处就是名闻鲁东南的横山抗日根据地。小店人自豪地说,当时,横山根据地,还包括南到大店,西至沭河,北到石井,东及中楼、龙山等广大地区。在这里,我分明看到了红色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呼应,红色文明在这里仍然徐徐生辉,优秀的红色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想,当年的艰苦岁月,锻造了小店人的钢铁意志,也铸就了他们一心跟党走的信念,在今天的建设中,他们有理由享受水利带来的益处,有理由享受党和政府带来的温暖。

我们离开小店的时候,小店人告诉许孝华,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小店人战天斗地, 修建了很多小型水库及塘坝,由于受当时的经济、技术和施工条件的限制,所建水库大多坝体单薄,安全系数低,抗洪能力差,加之年久失修,防洪、抗旱、灌溉能力大为降低。对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增强其功能已是刻不容缓。许孝华点头思考着,他正准备着手调查上世纪修建的水利设施的现状,向县委、县政府以及上级水利局汇报,看哪些需要维修,哪些需要维护,他的想法是,有些当年投入大、规模大的建设项目能用的一定要用;能够保留下来的,一定作为文物保留下来,那是那个时代的文化。

 

第十六章 一条线,能出水,又好看

 

 

许孝华是 2011 年 6 月 20 日上任莒县水利局局长的。干到第七天的时候,山东省水利系统对全省小农水重点县检查考核,日照市水利局局长韩立明通知许孝华到中楼镇等候省考核组,莒县的小农水重点县试点项目最初设在中楼镇。

许孝华回忆说:“刚当水利局局长,大脑还一片空白,许多名词还不了解,只看到中楼镇的小农水工程不顺眼,有很多出水墩东张西歪的,我心里打鼓,心想,今天肯定挨批了。”

果然,日照市韩局长陪同省考核组来后,看了小农水工程,韩局长脸色阴郁,大声批评道:“老许,这就是莒县的优质工程?一个个东倒西歪的!”毫不给面子,许孝华红着脸,不敢解释,心想,新的岗位,新的知识,新的标准,挨批长见识。

省考核组的同志见许孝华尴尬,安慰道:“总的来说,还不错,抓紧整改。”

韩局长继续批评:“水泥墩,一个有 700 斤,这么重还固定不住?歪三斜扭的,莒县抓紧整改!”

许孝华感受到了韩局长批评的含意,这项工程是上任局长干的,板子打在他身上,是督促,是提醒,含着关爱。水利工程必须与纪检工作一样,慎之又慎,精益求精。后来,韩局长解释说:小农水重点县必须达标,只有达标了,才可以直接进入下一轮的小农水重点县。

考核组前脚走,许孝华立即召集副局长田福义、任向俊,总工程师项学喜等人,要求马上整改,整改启动工作不能过夜。经过勘察、核算,水利局拿出 100 万元,重新整治。

许孝华经过研究认为,水利工程虽然是与水泥、土、石头打交道,不能说不能美化。问题出在出水墩上,就在解决出水墩上下功夫。他提出整改的方案是:出水墩要一条线,能出水,又好看。

一条线,是说整齐划一,规规矩矩;能出水,是实质,表明地下工程的质量;又好看,讲究的是工程的观感,给人好感。许孝华感觉到, 莒县从 2009 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后,莒县水利局高度重视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思路是开阔的,气魄是宏伟的,规划是合理的,从实际出发,提出了打造中部粮食主产区节水渠系灌溉网和南部经济作物主产区高效节水灌溉网的战略构想,这个思路和做法,他要给与肯定并坚持下去。

许孝华按照规划, 耕地灌区化、灌区节水化、节水长效化,以此为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基本要求,这也是莒县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指导方针。工作中,莒县精心设计,高点定位,建设了一批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标准农田工程。 组织实施了多处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工程建设,成方连片、水管到地头,处处讲究 一条线,能出水,又好看 。从 2011 年底开始,仅在小农水重点县工程方面就投资三千多万元,涉及龙山镇、陵阳镇和店子集镇 3 个乡镇,连续三年在全省绩效考评验收中获得优秀等次,自动进入新一轮全国高效节水灌溉示范试点县。

许孝华在总结这一时段的工作时,体会深刻:“咱干事得总结,通过韩局长的那次批评,我得出的经验教训就是,水利工程不能有半点马虎,工程无论大小,一定要精心组织,精心实施,确保工程建设不留遗憾,工程运行不留遗憾,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创建全国全省小农水重点县工程建设的莒县样本!”

在项目规划建设和实施中,许孝华充分利用副局长田福义、任向俊,总工程师项学喜等专家型人才,充分发挥多年项目实施的经验,不断推陈出新,总结出思路,按照思路实施。

在日照水利局,有专家说,莒县水利先后总结应用了给水栓保护体专利、供水管材莒县专供、小管出流、多水源联合调度、风光电提水、农民用水合作社运行管理新理念,特别是在规划设计上,创造了多库串联自压高效节水灌溉的山丘区节水灌溉模式,被列为全省十大节水灌溉模式之一,在全省推广。

在管材招标采购中,莒县实行了第三方检测、管材上打印专供标签等措施,确保了管材质量。

在项目资金管理中,许孝华说,咱们推行报账提款、集中支付等措施,确保了资金专款专用,并动员受益农户筹资筹劳,主动参加田间工程建设,有效保障了项目顺利实施。

我们走在莒县的水利工地上,技术人员郑兆义介绍,在工程建设上,咱们莒县实行县、乡镇、村三级质量监督和监理,县水利局技术人员分组全天候靠在工地上,技术指导、监督、监理,确保了工作质量,许局长说了,一定杜绝中楼出水口东张西歪的现象;在运行管理上,项目区内成立农民用水合作社,统一标准收费,这样,建成后将工程产权移交给合作社,工程运行由合作社管理,有效地调动用水户参与管理。

小麦产区、芦笋产区、茶叶产区、果树产区……都分别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小农水到哪里,哪里先富起来。几百个村庄也改善了产业结构,如店子集镇屋楼片大官庄村,由于水源紧张,灌溉困难,一直困扰该村产业结构调整,通过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实施, 一条线,能出水,又好看的出水墩安装到了地头, 解决了这个村灌溉困难的现实问题,在 2013 年春节期间,这个村集体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在项目区内种植优质苹果 1100 余亩。

小农水重点县项目修到哪里,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就建到哪里,在莒县,许多村民和我说,他们盼望黄色的出水墩到俺庄的地头, 一条线,能出水,又好看,是神龙呢!现在 农业产业结构就调整到哪里,现代农业就跟进到哪里。任向俊副局长介绍说,全县群众的这个愿望会很快实现,莒县已完成工程建设投资 2671.12 万元,总体形象进度达 89% ,累计开挖管沟 201.18 千米,铺设各类管道 183.97 千米,砌筑出水口底座 1732 个,安装出水口 258 个,新建蓄水池 5 座,已完成土石方 20.1 万立方米,砌石 0.45 万立方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 0.35 万立方米。 一条线,能出水,又好看的黄色出水墩,将遍布莒县的田头。

请点击继续阅读后续章节>>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中国名人名家 金城书画院 腾讯网 人民网 新华网 网易 搜狐

版权所有: 北京时代金城书画院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20号汇通商务楼42号楼201、202室 电话:13910726678
Email:wyd188@126.com 中国国家信息产业部:京ICP备19048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