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砚挥毫锥 书墨翰魂人 ——刘纯华书法艺术浅论
孙亚杰\文
左起:刘纯华和本文作者孙亚杰 |
刘纯华出生在沂蒙山区,作为齐鲁大地乃孔孟之乡,人杰地灵,齐鲁在历史上孕育出众多举世闻名的大家和无数文人墨客雅士。 现为北京市时代金城书画院院长、鉴定师、拍卖师的刘纯华,得其齐鲁大地之灵气,颇受书法之古法熏陶,加之刘纯华天性聪颖,敏而好学,才华横溢,性情豪爽,最终在书法艺术方面取得不菲的骄人成就。
刘纯华的书法无不体现淋漓尽致,畅达奔放, 博厚雄强 , 惊飞逸势, 他的 行草 遒 劲秀挺,古意盎然,气势磅礴 。
刘纯华从事编辑记者工作已有二十余年,为他人做嫁妆千余万字,出版小说、剧本、科普文学等二十余部,他研习书法亦有二十余载,其书法 初写黄庭、柳骨颜筋 ,草书以颜体为宗,兼顾欧柳二家,专攻一家历时数载,他的书法入木三分、 鸾飘凤泊 、 铁画银钩 。
学习书法以“颜体”为师可谓独具慧眼。颜体 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 遒 劲舒和, 神采 飞动 , 圆劲浑厚,方圆笔并用,极具立体感。既有以往书风中气韵法度,又不为古法所束缚,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规,自成一 家 。宋欧阳修评论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宋 代 朱长文列其书法为神品。并评说:“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 ……
习颜体得其笔法自可承前启后,可谓是学习书法之正脉也。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 ,沿古迄今 散发 着独特的 艺术的魅力。
刘纯华出身 翰墨 遗香,书香世家,深受家庭熏陶, 自幼酷爱书法 。当他第一次接触毛笔字时便深深的喜爱上书法。孩童时期, 每逢过年 家家户户 就要请会写毛笔字的先生书写春联, 刘纯华 每次都是 站在先生旁边 目不转睛的 观 看,那枝神奇的毛笔 在先生手里 上下左右的运动着, 每每 写出漂亮 字, 便牢牢的记在心里进行心默。
刘纯华参加工作后,工作的性质使他如鱼得水,习字 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他 在上下班的 路 上 也在揣摩字的结构,手不停挥 的 在身上默写 ,日日夜夜,展纸挥毫, 磨穿铁砚 , 几十年来 锲 而不舍地刻苦练习 。 从甲骨文、金文 、 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 草书诸体 ,他均兼涉,浏览 历代书法,尚韵,尚法,尚意,尚态。
因此,刘纯华专精一体心无旁骛,其精力毅力非一般人所能及。 笔秃千管,墨磨万锭 。注定刘纯华在书法艺术上 达到超逸绝伦 ,出类拔萃 的高峰 。
文如其人,字如其性。没有个性的人是 没有自己的风格。刘纯华的书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书肇 始 于自然 。 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
刘纯华深深的知道 书法艺术最典型的体现了东方艺术之美和东方文化, 书法 是我们民族永远值得自豪的艺术瑰宝。它具有世界上任何艺术都无与伦比的深厚群众基础和艺术 特征 。
纵观刘纯华书法细腻平和沉着灵动温润自然,但更多体现的是 气势开张, 刚劲 多姿 , 大气磅礴、气象宏伟 。
在刘纯华的 书法世界 里 , 挥 毫锥, 落笔如云烟 , 若鸿鹄高飞,时时只见龙蛇走 , 纵横捭阖 辟 新径,酣畅淋漓写人生 。
刘纯华简历 :山东沂蒙人。1978年3月入伍,海军政治学院新闻专业毕业,2009年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习艺术品鉴定鉴赏,获得国家颁发的艺术品鉴定师和拍卖师资质。历任海军政治部干部部干事、人民海军报记者、代理处长,科技部《跨世纪人才》杂志社主任、副社长,《山东名家》杂志社社长,北京时代金城书画院院长等职。

刘纯华书写匾:“春华堂”



|